今天(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高血壓作為全球首位可預防性死亡誘因,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收治了一名高血壓急癥患者,其血壓數值高達260/160mmHg,導致視網膜病變。
患者黃女士今年40歲,10年前在妊娠期間首次發現血壓升高,此后一直依靠坎地沙坦、鹽酸貝那普利等藥物控制病情。然而,兩個月前,黃女士自行停止服藥。近一個月來,她頻繁出現頭痛、眼花、視物模糊等癥狀。
“我工作面對電腦時,感覺視力下降,當時沒太在意,以為只是普通的視力問題。直到住院前一天早上,我發現眼睛里出現了黑色的絲狀物陰影。”黃女士回憶道。
經眼科醫生詳細檢查,黃女士被確診為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由于病情危急,她隨即被轉入該院心內科接受高血壓急癥的緊急救治。心血管科主任、主任醫師龔輝介紹,高血壓急癥是指血壓在短時間內急劇升高,同時伴有靶器官損害的情況,而擅自停藥、不規范治療是引發高血壓急癥的常見原因。
“我國現有近三億高血壓患者,很多人都在服藥治療。但千萬不要因為當前血壓正常,就隨意減量或停藥。”龔輝強調,“有時血壓過低導致腦灌注不足,確實需要適當減量,但不建議直接停藥”。
高血壓早期癥狀隱匿,僅表現為清晨頭痛、流鼻血、視力改變等輕微不適,極易被忽視。但長期血壓升高會引發冠心病、腦卒中、腎功能衰竭、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等一系列嚴重并發癥。
對此,龔輝特別提醒:“30歲以上人群,每年至少要測一次血壓。若血壓接近臨界值,則需多次測量,在不同日期、不同時間段,若血壓持續超過140/90mmHg,即可診斷為高血壓,此時應及時用藥治療。”
記者:楊惠聰、朱磊
編輯:何小燕
責編:俞蘿寅、何小燕
審核:陳建軍、林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