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晚,深圳華僑城創意文化園(OCT-LOFT)北區B10現場內,燈光漸暗,美國實驗吉他演奏家理查德·畢曉普獨坐舞臺中央,他微微低頭,手指輕撫琴弦,一段游弋的泛音如星火般在黑暗中閃現,為第九屆明天音樂節拉開序幕。在這位傳奇前衛樂隊“太陽城女孩”的創始成員手里,吉他仿佛一把穿越時空的聲學考古工具,觀眾被引入一場穿梭于不同時空與文化的幽秘之旅。當最后一個泛音在空氣中消散,現場掌聲如潮。
作為誕生于深圳的音樂盛事,由華僑城創意文化園主辦的明天音樂節歷經11年演進,已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先鋒音樂“燈塔”。今年第九屆明天音樂節如約而至,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馬來西亞、英國、日本等國家的13位音樂家空降“明天”,于5月16日至18日呈現演出、講座、放映等板塊內容,邀請國內外樂迷踏入一連三天的“聲浪迷途”現場。
8場高能演出涵蓋民族、搖滾、噪音、后工業等多元風格
這屆明天音樂節演出陣容一出,就讓樂迷期待值拉滿——六國13位音樂家帶來8場高能演出,音樂類型涵蓋民族、搖滾、噪音、后工業等多元風格。
開幕當晚,由理查德·畢曉普帶來的“隱士狂想”吉他獨奏喚醒樂迷聽覺之后,來自莫斯科的樂隊uSSSy便以充滿民族風情的迷幻節奏接管舞臺:兩名吉他手編織出綿密的聲音網絡,鼓組則提供催眠式的律動框架,旋律與節奏層層遞進,如螺旋階梯般引領觀眾進入“無盡的盤旋”。
5月17日晚,馬來西亞“國寶”級沙貝琴大師Mathew Ngau Jau與搭檔Salomon Gau將聯袂登臺,以雙人彈唱的形式奏響婆羅洲“雨林秘語”;來自中國的音樂家馬木爾與張東將組成全新樂隊“ün(喑)”,通過現場特別設置的四聲道系統,呈現后工業聲音美學;而當晚最后一場演出,則由來自英國的跨界電子搖滾組合Petbrick呈現——南美重磅級金屬“鼓王”伊戈爾·卡瓦萊拉攜手倫敦地下音樂世界“怪才”韋恩·亞當斯,將為現場觀眾帶來一次超越閾限的“爆燃”體驗。
5月18日,師從薩摩琵琶“鶴田流”創始人鶴田錦史的上田純子將以敘事詩彈唱的形式,為觀眾呈現這門古老樂器的獨特魅力;而隨后登場的“秘密三重奏”更將為樂迷帶來一場史無前例的演出——傳奇前衛樂隊“太陽城女孩”創始成員畢曉普兄弟聯手美國即興音樂家、鼓手克里斯·科薩諾,獻出這支樂隊的首次正式公開演出與音樂節首秀,全新演繹太陽城女孩樂隊27年音樂生涯中的經典之作。歷屆明天音樂節的壓軸“必殺”節目,當屬“明天即興”環節,各路音樂家集中“返場”,現場即興競技的碰撞將創造無限可能性,將獨屬于音樂現場的聲浪魅力推至最高潮。
音樂、文化與創意流動:持續探索,面向明天
“太震撼了,完全值回票價!”現場樂迷、深圳本土音樂人劉小姐表示,自己是明天音樂節的忠實粉絲,“華僑城一年兩場‘節日’,明天音樂節和國際爵士音樂節是我每年都會來看的,無論演出水準還是現場氛圍效果都很棒,這就是我們華人音樂人超愛的音樂節”。
這場為期三天的音樂盛宴,不僅是對聽覺邊界的挑戰,更是一次超越空間限制、關于傳統與未來的深度對話——在這里,每個人都是聲音網絡的節點,每處空間都如同待激活的樂器。當觀眾也成為聲音現場的共創者,這場盛宴便超越了表演本身——它從感官刺激蔓延至文化思辨,讓先鋒實驗音樂的文化真正流動起來。
除了精彩紛呈的現場演出,本屆明天音樂節亦續以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姿態,為公眾及樂迷準備了免費的講座及放映單元——5月17日下午2點,克里斯·科薩諾將在OCT-LOFT北區A3+空間帶來一場主題為“鼓的即興與實驗:一位記錄者的觀察”的講座;而5月18日下午2點在同一地點,還將有《新音樂:紐約前衛之聲1971》影片放映,帶領觀眾走進上世紀70年代初先鋒派作曲的流變歷史。
明天音樂節自2014年誕生以來,始終以實驗性和創造性為自身不變的底色。憑借其獨特的藝術視角、前瞻創新的精神內核與高質量的節目內容,明天音樂節迄今共計邀請來自5大洲超過20個國家/地區的近200位音樂家和嘉賓,呈現超過80場演出,并舉辦超過20場放映、講座等周邊活動,吸引上萬名海內外觀眾參與。植根于OCT-LOFT這一充滿生命力的創意文化園區,明天音樂節為聲音藝術提供自由即興的實驗舞臺,不僅為城市帶來多元的先鋒音樂體驗,更持續為中外文化交流與本土音樂生態的繁榮發展注入獨特的文化能量。
采寫:南都記者 謝湘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