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南方天氣都快被雨水“包場”了!最新預警顯示,原本預計的三輪強降雨還不夠,現在直接升級為4波連下了,南方多地的小伙伴們可能要準備好5月雨不停了。
從五一臨近結束時候來的第一波降雨,到現在,已經是第三波。而后面還有第四波。這5月的超長雨期再一次被延長。如果這雨真的能外溢到干旱地區,相信多少是能夠緩解旱情的,但問題就在于這雨咋就在那一個地方下個不停呢?
這雨下得有多猛?廣西、江西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相當于一天之內,倒下了平時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雨量。更夸張的是,這輪降雨在江南、華南一帶徘徊不去。
而南方一再開啟一波又一波的降水的原因,就在于位于南方川西一帶高原槽的穩定。并且由于副熱帶高壓的增強,使得北抬趨勢明顯增強,這股沿著高原槽而來的西南暖濕氣流穩定的向華南和江南一帶輸送著濕氣。于是乎,在南方就形同有著一道堅實的副高北側雨帶。
而北方的冷空氣或者干熱氣團,又無法突破副熱帶高壓北抬后形成的無形“城墻”,于是這條雨帶就一輪又一輪地存在了下來,且越來越北,越下越大。
從最新環流形式來說,在5月20日前后,南海的西南季風有望今年首次爆發。在歷年平均值來看,今年的爆發無疑是較早的。這就說明了今年季風活動的活躍。而一旦西南季風啟動,這條由高原槽和副熱帶高壓控制的雨帶,會得到更多的水汽,有可能會讓這條雨帶演化成為今年初期的“梅雨鋒”。
說來也怪,同樣是下雨,很多地方卻連雨露均沾都做不到。南方多地雨量超標,而陜西、河南、甘肅等地卻還在為了降雨而望眼欲穿,部分區域甚至達到了最高級別的“特旱”狀態。
雖然華北、東北偶爾能分到些雨水,但大多是“快餐式”降雨。就是那種來得快去得也快,根本解不了渴,地皮甚至還沒濕透的降雨。反倒是南方,雨水像是辦了“月卡”,天天來打卡。
接下來的天氣簡單來說就是:南方繼續雨不停,北方終于等到喜雨。從累計降雨量來看,江西和廣東的降雨量處于前茅,很多都是100毫米以上,而南方大部則維持在50毫米居多。尤其是前期缺雨發生河流河底干裂的廣西,幾次降水之后旱情得到很大程度緩解。
5月17到19日,5月的第三輪降雨終于瀕臨結束,這一天南方的雨水稍作休息,但依然陰雨綿綿。南方各地降雨不多,降雨中心主要位于貴州、廣西北部和東部,以及江西和福建西北部一帶,尤其是江西中部有局部大雨。
5月20日到22日,5月的第四輪降雨來襲,強度再次升級。降雨中心依舊和第三輪降雨重疊嚴重,位于江西中部和貴州南部、廣西北部,有大雨,甚至局部暴雨。
5月23日到24日,這輪降雨從強度上來說不如前一輪,但貴在北方,尤其是旱區中心陜西和河南下雨了。
不過這次雨的中心還是在北方的東北和南方的江西、貴州、廣西北部一帶。并且來得快,去的也快,隨著第四輪雨水逐漸減弱,但南方依然難見陽光。當然,對于陜西關中平原和河南來說,南北降雨連成一片,使得這片久旱之地,終于盼來了降雨的光臨,對抗旱有利。
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將是這輪降雨的重點關照對象,不僅要防大雨暴雨,還要警惕可能伴隨的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看到這里,你肯定想問:為什么今年雨水這么“瘋狂”?水汽供應太充足,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南方。另外就是副熱帶高壓今年位置偏北,且在華南沿海徘徊,導致暖濕氣流和冷空氣在南方的上空持續對峙,結果就是雨不停!
更麻煩的是,這個天氣格局短期內還看不到明顯改變的跡象,也就是說,南方雨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說到底,天氣變化是地球自我調節的一種方式。面對極端天氣頻發的現狀,我們既要做好應急準備,更要從長遠角度思考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減少碳排放、保護生態環境,或許才是應對氣候異常的治本之策。
最后提醒大家,這輪降雨過后,南方地區要特別防范可能出現的次生災害,比如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而久旱的北方地區如果迎來降水,也要科學利用,做好蓄水保墑工作。關于這輪降雨,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