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尼克斯時隔25年首次闖入東部決賽,全場無懸念地在麥迪遜廣場花園上演了一場48分鐘的慶祝秀。在東部半決賽第六場中,尼克斯以119-81大勝衛冕冠軍波士頓凱爾特人,41分的分差也追平了他們本賽季的最大領先紀錄。
尼克斯共有六人得分上雙,約什-哈特更是拿下了個人季后賽首個三雙(10分、11個籃板和 11次助攻)。不過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在防守端的表現——尤其考慮到此前幾場比賽中那一端的掙扎。
這是自1999年以來,尼克斯首次在主場拿下季后賽系列賽的勝利。以下是一些關于這場比賽的數據、觀察和球員采訪內容:
1、尼克斯在關鍵時刻打出了賽季最佳防守
從數據上看,G3到G5是尼克斯本賽季防守表現最差的連續三場(每百回合失分高達129.6 分),能贏下第4場完全是靠進攻爆發才搶到系列賽賽點。
而G6很可能是他們整個賽季防守最出色的一戰。當第三節還剩1分49秒時,凱爾特人換上了主力輪換之外的球員,此時他們在69次進攻中只拿到 51 分(每回合僅得0.74分)。放在常規賽和季后賽整個聯盟來看,這也是賽季倒數第四的單場進攻效率。
雖然凱爾特人缺少了杰森-塔圖姆,克里斯塔普斯-波爾津吉斯也狀態全無,但他們在G5中依然展現了有效得分的能力。
尼克斯輸掉G5,很大程度是防守端的問題。而從G6的表現來看,他們顯然修正了這些問題。凱爾特人確實有些投籃選擇糟糕,但尼克斯也在很多回合中迫使他們陷入了高壓出手的困境。
杰倫-布倫森賽后表示:“我們的準備方式、場上的溝通、相互補位的意識,以及我們彼此之間持續戰斗的決心,全都集中在防守端。當我們在防守端打出那種專注,進攻自然就會變得流暢。”
防守的好壞,往往從轉換防守就能看出端倪。尼克斯明顯限制了凱爾特人快攻得分和外線出手空間。根據Synergy的追蹤數據,G3到G5中,凱爾特人每52次轉換進攻得到了80分(每回合1.54分);但在G6中,他們在25次轉換進攻中只拿到16分(每回合僅0.64 分)。
尼克斯主帥湯姆-錫伯杜表示:“我們在轉換防守中的整體投入非常出色,大家彼此補位、溝通清晰,也明確知道要切斷哪些點才能贏下比賽。”
2、米切爾-羅賓遜成為系列賽勝負手
盡管首發陣容在系列賽中凈負24分,但尼克斯靠著板凳深度撐起了整個系列賽。雖然輪換時間不多,尼克斯的板凳在常規賽中排名聯盟第九,而其中一位替補成為了決定勝負的關鍵。
米切爾-羅賓遜賽季前58場比賽全部缺陣,直到2月28日才迎來賽季首秀。當時尼克斯防守效率聯盟倒數前十,外界普遍認為球隊在休賽期最痛的損失是失去了能干臟活的中鋒伊賽亞-哈爾滕施泰因。
但如今羅賓遜已經恢復健康,而哈爾滕施泰因的離開也不再顯得那么重要。羅賓遜在防守和進攻籃板上的影響力極大,以至于凱爾特人多次試圖通過砍人戰術將他逼下場。雖然戰術偶爾奏效,但羅賓遜還是留下了巨大影響。
整個系列賽中,尼克斯在他上場時每百回合凈勝對手30分(+18.1),而他不在時則凈負11.9分,攻防兩端差距明顯。
在G6中,他更是貢獻了全場最具代表性的防守回合:僅用7秒鐘,他在轉換防守中幾乎補防了場上所有凱爾特人,最終撲向左側底角的杰倫-布朗,并成功將球生斷。
米切爾-羅賓遜這場只打了13分半鐘,尼克斯在這段時間凈勝凱爾特人20分。
3、當每個人都有所貢獻時,進攻才能真正運轉起來
贏下38分的比賽,必然離不開攻防兩端的統治表現,而G6也是尼克斯在本輪系列賽中進攻效率排名第二的比賽。
雖然杰倫-布倫森依然高效拿下23分(14投8中)并送出6次助攻,但他并不需要像以往那樣獨自扛起全隊,因為OG-阿努諾比(23分)、米卡爾-布里奇斯(22分)和卡爾-安東尼-唐斯(21分)也都得分突破20。
唐斯在外線手感依舊低迷,三分僅6投1中,整個系列賽的命中率也只有19中3(16%)。不過他在內線打得非常堅決,幫助尼克斯在油漆區得分上以48-34碾壓凱爾特人,在罰球線上也以19-7占據壓倒性優勢。
其中一部分是唐斯在低位強打或沖搶籃板時,面對凱爾特人安排的小個防守者完成終結另一部分則是凱爾特人過多關注布倫森。無論哪種方式,唐斯這場比賽的狀態都極為積極,執行力也更強。
到了東部決賽,印第安納步行者大概率會更常使用正牌中鋒去盯防唐斯,不像活塞和凱爾特人那樣把內線資源放在約什-哈特身上。這可能會給唐斯在三分線外創造出更好的出手機會,但尼克斯依然需要他在攻防兩端都打出存在感。
4、尼克斯終于迎來一場輕松贏球
尼克斯在六場內淘汰凱爾特人,順利晉級東部決賽,他們接下來將面對一支陣容深度充足、節奏極快的步行者。
此前尼克斯的前七場季后賽勝利中,有六場在最后五分鐘時分差都在三分之內;唯一的例外是首輪首戰,當時他們一度在第四節初落后活塞8分,隨后打出一波21-0的瘋狂攻勢才逆轉取勝。
因此,這場對凱爾特人的勝利可以說是他們今年季后賽第一次真正輕松的一場勝利。盡管分差高達38分,但整個系列賽的總得分其實尼克斯(634)只比凱爾特人多贏3分(631)。在這場比賽之前,尼克斯在前11場季后賽的凈勝分是-27分。
主教練湯姆-錫伯杜顯然不愿冒任何風險,即便在下半場開局后分差就從未跌破30分,他仍堅持在第四節還剩4分22秒前都保留至少兩名首發在場。而凱爾特人這邊,在第三節還剩不到兩分鐘時就換上了非輪換球員。
好在雙方都沒有出現傷病,這也讓尼克斯避免了搶七戰帶來的消耗。他們將擁有整整三天的休整時間,而且無需出行,能在下周三于主場迎戰步行者,開啟東部決賽之旅。
布倫森賽后表示:“這肯定是我們打得最好的一場之一,但我依然覺得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始終不會滿足。”
5、凱爾特人休賽期將面臨艱難抉擇
雖然籃球場上一切皆有可能(即使是38分的潰敗),但凱爾特人這么早出局依然令人震驚。
去年的凱爾特人,是聯盟史上進攻與防守最均衡的球隊之一,他們常規賽與季后賽合計的凈勝分排名歷史第五。而今年夏天,他們保留了全部輪換球員,意圖再度沖擊總冠軍。
但他們始終未能打出去年那種統治級表現。系列賽前兩戰,他們接連出現崩盤,讓人始料未及。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相信他們終會找回節奏,畢竟過去兩年他們面對尼克斯時幾乎完全占優。
然而G4他們再次在領先局面下崩盤,之后杰森-塔圖姆更是慘遭跟腱撕裂,賽季徹底報銷。
這次傷病也給凱爾特人的休賽期蒙上巨大陰影。如果他們無法確定塔圖姆能在十個月內完全康復,那下賽季這支球隊的競爭力將遠不如前兩年。
更棘手的是,塔圖姆、德里克-懷特和薩姆-豪澤的續約合同將在新賽季正式生效,球隊薪資結構將變得更加緊張。即使不續約老將霍福德和盧克-科內特,凱爾特人依然面臨高額奢侈稅壓力,因此可能會考慮清理部分老將合同來減輕負擔。
從年齡來看,塔圖姆和杰倫-布朗分別只有27和28歲,凱爾特人爭冠的窗口期依然還在。但如果他們未來還有機會奪冠,那支冠軍陣容可能會有較大的人員調整。
“輸給尼克斯感覺就像是死亡,”布朗說道,“但我從小就被教導,死亡之后依然有希望。所以我們會做好準備,迎接接下來的挑戰。”
來源:NBA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