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5年5月后,城鎮戶口遷回農村?這5種情況滿足一個就能申請!
2025年,一項備受矚目的政策變革在戶籍領域悄然掀起波瀾,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其中就明確了,戶籍在或者曾經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并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成穩定的權利義務關系,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集體所有的土地等財產為基本生活保障的居民,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因成員生育、結婚、收養、政策性移民等增加的人員,在符合條件下應確認為成員,且成員不因就學、服役等常見原因喪失成員身份,保障婦女在集體經濟組織中的平等權益。
通俗一點來說,就是自2025年5月起,城鎮戶口遷回農村的大門,向符合特定條件的人群敞開。只要滿足了條件,就可以遷回農村戶口。
這一政策調整,不僅關乎無數人的生活軌跡,更映射出我國城鄉關系發展的新趨勢。那到底都有哪些人能遷回農村,或者是有什么條件呢?根據最新的政策來看,這5種情況滿足一個就能申請遷回農村。
(1)夫妻投靠的關系,這也是遷回農村的一條重要路徑。
如果夫妻一方為農村戶口,另一方是城鎮戶口,并且城鎮戶口一方在城鎮沒有固定職業,長期在農村居住、生活,就可申請將戶口遷回農村配偶處。
這種規定充分考慮了婚姻家庭的實際需求,有助于維護家庭的完整與穩定,也體現了政策對家庭關系的重視。
(2)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投靠,同樣為城鎮戶口遷回農村提供了可能。
之前有網友問,自己是城鎮戶口,可是父母是農村戶口,老家還有宅基地,能不能把戶口遷回農村。這個當然是可以的。
在城鎮無穩定職業和住所,跟隨父母在農村居住、生活的未婚人員,都是可以申請把戶口遷回去的。而且遷回去以后,他們也是可以繼承農村的房子和宅基地的。
但是如果戶口不遷回去,雖然也能繼承房子,可是不能繼承宅基地。這樣房子如果倒塌了,那么村里就可以收回宅基地。這就是戶口遷不遷回去的區別。
(3)因當兵“農轉非”的,退伍后可以無條件的遷回農村。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農村戶口,只是因為服兵役的政策,把戶口遷出去了。而到退伍后,就是可以無條件的把戶口遷回去農村老家的。
退伍軍人回到熟悉的家鄉,能夠更好地融入生活,開啟人生新篇,也彰顯了國家對退伍軍人的關懷。
而且退伍軍人返回家鄉,還可以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目前很多地方都是鼓勵退伍軍人競選村干部,帶領村民發家致富。
(4)大學生學業完成后,若符合相應條件也能遷回農村。
因讀大中專院校及技工學校而將戶口遷出,畢業后未就業且要求遷回原籍農村的學生,可憑借畢業證、未就業證明等材料,向村集體提交申請,經村集體同意后,就能實現戶口回遷。
在過去因為城市戶口是香餑餑,不少人考上大學以后,就會把戶口遷出去。但是現在很多農村的大學生,也不再遷戶口了。
這一政策為在就業市場中暫時迷茫的大學生保留了農村戶籍的退路,使他們在未來的職業選擇上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5)還有一類情況是關于宅基地居民。
在城鎮無穩定工作和住所,長期在農村居住生活,本人及共同生活居住的直系親屬在農村有合法穩定住所,也就是擁有農村宅基地房屋的人員,可申請遷回農村。
擁有宅基地意味著在農村有了實實在在的生活基礎,政策允許這類人群遷回,是對其生活現狀和權益的尊重與保障。
這項政策調整有著深遠意義。從社會層面看,它促進了城鄉人口的合理流動,打破了以往城鄉戶籍單向流動的格局,讓人口資源在城鄉間得到更優化的配置。
而從個人角度出發,為那些在城鎮生活不如意或者渴望回歸鄉村生活的人提供了機會,重新找回歸屬感和生活的希望。
不過,在辦理戶口遷回時,也有諸多注意事項。各地政策在具體實施細節上可能存在差異,所以一定要提前向當地戶籍管理部門詳細咨詢。
了解清楚所需材料和辦理流程,準備好個人書面申請、相關證明材料(如畢業證、結婚證、無業證明等),按照規定的程序一步步辦理,才能確保順利遷回農村。
2025年5月開啟的城鎮戶口遷回農村政策,是一次順應時代發展和民眾需求的積極變革,為許多人帶來了新的生活契機,也為我國城鄉融合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