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河南超高壓公司檢修人員搭乘“小飛人”電動升降裝置,不到3分鐘便穩穩站在了缺陷位置附近。?人民網記者 尚明楨攝
人民網安陽5月17日電 (記者尚明楨)5月15日,河南省安陽市西部的山巒間,云霧在500千伏彰林線38號塔周圍繚繞。40米高空之上,國網河南超高壓公司檢修人員隔著屏蔽服,仍能感受到500千伏電流激蕩出的細微震顫。
此次,檢修人員要處理的是絕緣子串導線端碗頭銷子脫出的隱患。以往,檢修人員需要背著沉重的工具包,像蜘蛛人般徒手攀爬布滿鐵刺的鐵塔,耗時近20分鐘才能抵達導線位置。而今天,隨著“小飛人”電動升降裝置嗡鳴聲響起,檢修人員如乘坐空中電梯般平穩上升,腳下云海翻涌,不到3分鐘便穩穩站在了缺陷位置附近。?
500千伏彰林線是河南安陽500千伏彰德變電站至林州鋁廠的“電力動脈”,這條穿越山地丘陵的輸電線路,正默默為區域制造業輸送著源源不斷的能量。超特高壓輸電線路作為骨干電網,其安全運行直接關系著千家萬戶的用電穩定。然而,帶電作業如同在刀尖上跳舞——高電壓、高電場、高空環境的“三高”挑戰,讓每一次檢修都充滿風險。稍有不慎,電流的強大威力就能瞬間吞噬生命。?
“空中快遞員”重載無人機精準地將工具包送達,原本1小時的搬運工作,縮短到了10分鐘。?人民網記者 尚明楨攝
在“小飛人”出現前,這類工作至少需要3名經驗豐富的作業人員協同,耗費近2小時。如今,有了這臺智能升降裝置,不僅單人就能輕松完成,作業時間更是壓縮到30分鐘。更令人驚嘆的是,裝置內置的防墜落保護系統和自動定位功能,如同給作業人員系上了“隱形安全帶”,讓高空作業的安全系數直線飆升。?
作業點地處偏遠山地,車輛難以通行。以往,作業人員需徒步一小時,肩扛手提著沉重的工器具艱難跋涉。這次,一架重載無人機成了“空中快遞員”。隨著螺旋槳的轟鳴聲,無人機精準地將工具包送達,原本1小時的搬運工作,縮短到了10分鐘,大大節省了人力和時間成本。?
為確保此次帶電作業萬無一失,國網河南超高壓公司的技術團隊提前就展開了周密部署。他們駕駛無人機穿梭在崇山峻嶺間,通過高清攝像頭對線路進行360度“體檢”;運用基于激光點云的數字化勘察技術,精確測算出帶電作業的安全距離和進出等電位的最佳路徑。作業現場,智能布控球如同“電子眼”,實時回傳著高清畫面,無人機則在空中盤旋巡邏,對關鍵作業環節進行全方位監控,確保每一個操作都規范、安全。?
國網河南超高壓公司檢修人員正在空中作業。人民網記者 尚明楨攝
全國勞動模范、國網河南超高壓公司輸電運檢部帶電作業技術專責陶留海介紹,今年以來,這樣充滿科技感的帶電作業已經開展了25次,成功消除了25項設備缺陷。曾經需要“拼體力、靠經驗”的檢修現場,如今充滿了“數據跑、裝備動”的科技范兒。這些“黑科技”的應用,不僅為河南主干電網的夏季保供筑牢了防線,更讓人們看到了電力行業智能化發展的美好圖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