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前幾年大家是怎么評價“增程車”的嗎?
“技術落后、不如插混,就是個‘電動三蹦子’加了油箱。”
甚至不少車評人都公開斷言:增程,是“電動車領域”最沒技術含量的妥協方案。
可偏偏到了2024年,賣得最猛的黑馬,居然就是它。
根據乘聯會數據,2024年增程式汽車銷量同比暴漲78.7%,增速直接甩開純電和插混。
尤其在中高端市場,理想、問界靠著增程架構,已經能和BBA正面對抗,銷量持續攀高。
說來也奇怪了:
從人人嫌棄,到逆勢爆紅——“沒技術含量”的增程車,為啥成了香餑餑?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件事。
談到這個問題,火歸火,增程這項技術,確實很難被稱為“高精尖”。
因為它的工作原理很簡單:
就是用發動機當“發電機”,不直接驅動輪子,只負責給車輛供電。
某種意義上看,可以理解為在電動車里塞了個“充電寶”!
也正因為如此,它既不需要考慮高壓快充系統,也不用做好油電切換的協同策略。
說白了,沒有能量耦合技術,也不講什么電控調優——就是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案。
這帶來的結果就是:這種車型的電耗高得離譜!
拿小鵬G9來說,作為同級中大型SUV,它百公里電耗控制在13.9度;
而理想L6呢?直接飆到21.1度/百公里,完全是另一個量級。
不僅如此,這種車型的“虧電”體驗還很差。
以懂車帝的實測數據來看,插混車“虧電”狀況下,基本沒動力衰減,或者衰減極少。
而一票增程車,動力衰減都很高!
以問界 M9為例,“虧電”動力衰減率高達58.1%。
也就是說,滿電時零百加速還有5秒左右,虧電時,直接飆升到了12秒開外。
再加上“虧電”時,增程器的噪音大、抖動強——說它沒技術含量,真的沒冤枉它!
聽上去似乎沒啥優點,但為什么這么火呢?
這可能是很多人想不通的地方:
一個技術含量不高、體驗也不算完美的“臨時方案”,怎么就成了最熱的賽道之一?
原因其實很簡單——不是它有多牛,而是它剛好,把大多數人最現實的需求,一把全接住了。
首先,是解決續航焦慮問題。
說白了,不少人想上純電,又擔心節假日找不到樁、高速排隊、冬天掉電……
而增程這一套,直接打消了這種顧慮:
因為你可以電為主、油為輔;也可以干脆不充電,全靠油,續航輕松上千公里。
這在用戶視角里,就是“自由”、“省事”、“穩定”。
其次,增程車是堆配置的典范。
你看問界、理想的主力車型,幾乎沒有“乞丐版”——
中高配起步,大空間、大屏幕、全家桶級別的舒適性體驗,像一個“移動的家”。
反而是插混和純電,舒適度和豪華感,就差出不少了。
更低的價格,配置更高、更舒服——大家肯定喜歡增程!
更重要的是:用戶根本不在乎它“有沒有技術含量”。
說到底,99% 的人買車不是為了搞科研,也不是為了追求電控邏輯多完美。
他們要的,是一輛不會讓自己在用車路上“焦慮、犯難、掉鏈子”的車。
從這個角度看,增程車就是那個最不挑剔用戶的選擇。
這不是技術的勝利,是市場選擇了“誰更適合普通人”。
當然,即便有體驗的優勢,很多人還是很猶豫:
害怕“增程車”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風口過了,又沒人買了?
這個擔心不算多余。
畢竟,類似的故事我們看過不少了!
拿曾經風靡一時的“油改氣”來說,現在就看不到了…
增程車會不會重蹈覆轍,真的不好說。
但實話實說,增程,恐怕沒那么容易退場。
一方面,它不是被營銷“捧紅”的,而是靠實打實的銷量跑出來的。
你看數據就知道:2024年增程式汽車銷量同比暴漲78.7%。
在中高端市場,甚至直接幫理想、文界撬動了BBA的蛋糕。
這不是“曇花一現”,而是真有人在持續買單。
另一方面,它還遠沒到“技術瓶頸”的盡頭。
別看現在說它電耗高、虧電掉性能——
但隨著電池密度提升、增程器優化(比如米勒循環、熱效率提升)、整車減重等技術的推進。
未來的增程車完全可能做到——更安靜、更節能、更聰明。
說白了,現在可能有不少缺點,但未來就不一定了。
拿年底可能要發布的小鵬 G01(臨時代號)來說,就是一款典型的增程。
按照何小鵬的說法:
已經大幅度降低了噪音;同時,純電續航還來到了430km,加入了超快充技術。
等類似的增程車越來越多時,誰還能說它是“落后的技術”呢?
總結來看就是:“技術先進”不代表體驗最好,“路線高貴”也不意味著最適合用戶。
增程車的故事告訴我們:
不是誰的技術強,誰就贏;
是看誰真正站在了用戶的這邊,做出了“對的妥協”——這才是取勝之道,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