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巨大,無可替代,國之瑰寶終回歸!
當?shù)貢r間5月16日,國家文物局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成功接收美國史密森尼學會國立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返還的子彈庫伯書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
此消息一出便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人民的慶祝歡呼,大家都在喜迎我們國寶回歸。
就連國外網(wǎng)友也在評論區(qū)留言恭喜我們失而復得!
“總有一天, 我們會風風光光,堂堂正正的回家?!?/p>
這批距今約2300年的國寶,歷經(jīng)79年漂泊,終踏歸途。
這是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帛書,子彈庫帛書。帛書是什么?它長什么樣?在它身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曲折的故事?
子彈庫帛書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戰(zhàn)國帛書,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帛書和首個典籍意義上的帛書,所以說它的回歸對我們來說是有著價值非凡的意義。
時間回到1942年,中國湖南長沙東南郊,一個曾經(jīng)名叫子彈庫的小地方,有一座戰(zhàn)國楚墓被盜。
幾個土夫子將它挖出來,只見這帛書觸感就像絲巾一樣順滑,在墓中折疊端正擺放著,其中最大的一片,堪比一本展開的雜志。
里面有許多大量的戰(zhàn)國文字以及一些奇奇怪怪的配圖,當時也沒有人能看懂它記載的到底是什么。
帛書出土后不久,便流到了國內(nèi)長沙古董商人蔡季襄手中。
抗戰(zhàn)期間,蔡季襄和兒子一起對這個帛書進行修復,然后對它進行研究,最后將研究成果印成了一本書《晚周繒書考證》。
這本書也是第一次對楚帛書的形制、文字和圖像進行了解讀。
1946年抗戰(zhàn)勝利后,蔡季襄因為生計問題,于是帶著這封帛書去了上海。
通過中介的介紹,和正在上海的美國人柯強(中文名)聯(lián)系上了柯強告訴蔡季襄說自己是商人,但是非常喜愛中國文字文化。
也就是這個柯強,對這本帛書起了歪心思。他一見到這帛書就愛不釋手想要帶一份回家。
于是他想了個辦法,他對蔡季襄說美國有紅外線照相機,可以照清帛書上不清晰的文字,還表示說自己可以幫忙照相。
蔡季襄受到了柯強的慫恿,便答應(yīng)借給他照相。
但蔡季襄不曾想到,這帛書借給柯強后,竟然再也要不回來了!
蔡季襄每次催促柯強歸還,柯強總是借口推脫,后來直接不經(jīng)過蔡季襄同意,率先把帛書送到了美國。
蔡季襄為了避免錢貨兩空,又和柯強約定好將帛書定價1萬美元,柯強先交了定金一千美元,說如果帛書寄回來,再將定金還給柯強。
如果帛書不能歸還,那么就要把剩余的九千美元在1949年8月底之前還給蔡季襄。
然而就在一個月后,柯強就以回國給父親奔喪為由跑回了美國,也就是在那之后,蔡季襄就再也聯(lián)系不上柯強,此后兩人再也沒見過。
柯強把帛書帶去美國后,將完整帛書借存于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殘片和書笈則借存于福格圖書館。
1964年,柯強從大都會博物館中取出此物轉(zhuǎn)賣給紐約古董商戴福保。
又過了兩年,這位商人又將它轉(zhuǎn)賣給賽克勒。賽克勒美術(shù)館建成后,帛書才轉(zhuǎn)去該館保存。
1955年,蔡季襄以湖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列席代表身份,把自己和柯強的買賣契約交給了湖南省人民政府。
1974年,蔡季襄寫信給商承祚,希望自己余生可以追討文物,因為當時柯強還在世。
其實國內(nèi)也有一份帛書殘片,是由商承祚保存的。
商承祚去世后,這殘片便由他的孩子交給了湖南省博物館。
根據(jù)研究楚帛書的專家說,子彈庫帛書中有“失落的”三十節(jié)氣,十二月神圖,有四時宜忌和戰(zhàn)國人的生存指南。
它也是目前出土的唯一戰(zhàn)國帛書,也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帛書和首個典籍意義上的古書。
它被學界稱為“先秦百科全書”,是“戰(zhàn)國人的生存指南”。
書的總字數(shù)超過900字,一共分為3卷,在昨天之前,這其中的兩卷還都流落在海外。
有網(wǎng)友說美國人可真精明,79年的時間里,這兩卷肯定都研究的透透的了,所以才肯還給我國,現(xiàn)在這對外國人來說沒什么用了,但是對我國來說意義重大。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紙壽可以傳千年,但絲帛作為更早的書寫載體,它的保存難度更大。
一幅宋代的絹本畫在展出了30天后,要花上3年的時間休眠,更不要說這個比馬王堆漢墓出土更早的戰(zhàn)國帛書了。
它脆弱到像風干的樹葉卻又堅韌到歷經(jīng)戰(zhàn)亂和海外漂泊存世歸來。
這兩件珍貴的文物將于北京時間5月18日凌晨乘機抵達北京,今年的7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萬里同歸——新時代文物追索返還成果展”上首次面向公眾展示。
國家文物局還表示說,雖然回歸了兩卷,但是還會繼續(xù)推動子彈庫帛書《四時令》早日回歸。
許多網(wǎng)友們看到這則消息后紛紛表示正是因為我們的祖國變得強大了,才會有主動歸還屬于我國的文物,相信這次的子彈庫帛書只是一個開始。
中國近代這百年沒落,才是一鯨落萬物生!
強盜偷走些許龍鱗片,便滋養(yǎng)了整個西方世界的崛起,如今是龍鱗陸續(xù)歸位,西方文明不過就是一場空殼的夢而已。
5000年華夏文明流失在外,都是我們每一位中國人的痛,屬于我國的文物最終都會一一回歸我們祖國的懷抱!
我也相信,文物的回歸只是時間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