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夢是睡眠中的一種自然現象,偶爾出現噩夢大多是由日間壓力或情緒波動引起的。
然而,如果每周出現噩夢的頻率達到3次以上,且這種情況持續超過1個月,那么就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心理健康問題了。
焦慮癥患者的噩夢中常常會出現被追趕、考試失利等場景;抑郁癥患者的噩夢大多伴隨著無力感和絕望情緒;創傷后應激障礙患者則會反復在噩夢中重現創傷畫面。
此外,像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軀體疾病,也可能通過干擾睡眠周期而誘發噩夢。
因此,及時調整生活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采用改善睡眠環境、建立規律作息、練習正念冥想等自我調適方法,能夠幫助部分人緩解噩夢的情況。
但如果調整之后沒有效果,或者還伴隨持續情緒低落、社交退縮、注意力下降等癥狀,建議及時前往精神科就診。
醫生會運用專業量表進行評估,排查潛在的疾病,并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幫助您重新獲得安穩的睡眠。
說明:文字原創,圖片由AI生成。
作者:趙晴
編輯:解陽楊 李碩然
審核:姜峰 李雅琴
關注“姜大夫答疑”
分享交流專業、有趣的健康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