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率先威脅后,中方還沒發起反制,美商務部就私下緊急修改了文件,不再全球封殺華為芯片。那么,為何美方態度會突然軟化?中方又有哪些應對措施?
事件起源于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5月13日發布的公告,該公告將全球范圍內使用華為昇騰芯片的行為定義為“違反美國出口管制”,并警告企業若使用此類芯片訓練中國人工智能模型將面臨后果。
隨后,5月16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林劍直接點名美國,批評其濫用出口管制工具,打壓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特別是針對華為“昇騰”芯片的限制措施。林劍明確表態:中方堅決反對,絕不接受。隨后強調,中國將采取堅決措施維護自身發展權利和企業正當權益。
幾乎同一時間,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也回應稱,美方舉動嚴重干擾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穩定,破壞國際經貿規則,是典型的單邊主義、霸凌行徑,中方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否則中國將采取堅決反制。
然而,中方的反制措施還沒開始,美國商務部就突然“悄悄”修改了先前發布的文件——原本明確寫著“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華為昇騰芯片都屬于違法”,現在改成了“提醒各國注意使用中國先進計算芯片的風險”,兩者雖然都表達了不滿,但語氣和立場發生了實質性變化,從“全球禁令”降格成了“風險提示”。
那么,美國態度為何突然變軟?結合前幾天發生的中美貿易動態來看,答案其實不難理解。5月12日,中美在瑞士日內瓦舉行高層經貿會談,并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宣布在未來90天內互降關稅,美國將加征關稅從145%降到30%,中國也相應將對美商品關稅從125%降到10%。
從4月2日到5月12日,不到50天時間,美國已經親身領教了中方“對等反制”帶來的影響,這也讓其不敢再將中方的“反制”視為口頭警告。更何況,如今的美國還等著中方在稀土出口問題上進行放松,如果再搞這種“一邊談合作,一邊繼續壓制中國科技”的行為,其恐怕要在后續談判中付出更大的代價。
對于已經打了一次自己臉的美國來說,倒不如開頭就放低姿態。于是,就有了那份文件的“悄悄”修改——不再說“違法”,而是提醒“風險”,這已經不是語義層面的問題,而是策略的撤退。其實這不是美國第一次打壓華為,也不是第一次“撤退”。
從2019年開始,美國就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各種制裁接連出臺。幾年下來,針對中國芯片產業的限制措施已經超過200項。但結果是,中國芯片企業在壓力中反而加速發展,華為昇騰芯片的成功應用,以及盤古大模型的推廣,已經在國內外獲得市場認可。而美國的高壓政策,不僅沒能封鎖中國科技,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讓中國下決心推進“國產替代”。
這次美國商務部的“退讓”也說明,他們已經意識到:光靠封鎖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擔心中國的反制會真刀真槍落地,特別是資源牌。鎵、鍺、稀土這些材料,中國掌握著絕大多數產能,是全球不可替代的供應國。如果中國一旦限制出口,哪怕只是把審批流程變慢一點,全球相關產業的生產節奏都會被打亂。而這些關鍵材料,正是芯片、光電、軍工等高端制造業的基礎。
另外,在剛剛結束的貿易談判中,美國好不容易爭取到中方“降低關稅”的承諾,也不能因為一項封鎖措施而把氛圍徹底搞砸,所以他們選擇悄悄改口,不再全球封殺,而是變成提醒風險。雖然本質上還是打壓中國,但方式已經變得更謹慎,更小心。
當然,這也并不意味著美國會就此罷手。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商務部還在考慮將中芯國際、長江存儲的子公司,以及長鑫存儲列入出口管制清單,如果這一決定落地,中國半導體企業將再次面臨更嚴厲的外部打壓。也就是說,技術戰不會停,只是手段可能會調整,從直接封鎖到間接施壓,從法律威脅到輿論操控,美國的政策依舊充滿不確定性。
但不變的是,中國方面已經做好了準備。除了芯片技術研發繼續推進外,產業鏈本地化、資源出口管控、政策工具儲備也在同步跟進。2024年10月實施的《稀土管理條例》,2025年1月開始的數據監控,還有各類地方產業基金的設立,都是為了應對長期博弈。中國的策略很清晰:不主動挑事,但也絕不示弱。你要打科技戰,我就布好資源牌;你要搞長臂管轄,我就加速自主研發;你要用規則壓我,那我就自己定規則。
毫無疑問,如果美方繼續逼迫,中方必然會動手,而且不會只是喊口號,而是會落到實處。中美之間的科技博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每一次封鎖和反制,背后都是產業、政策、外交的博弈。這一次,美國選擇悄悄退讓,是形勢所迫,也是一種試探,而中國是否出手,出到什么程度,將影響下一階段的博弈走向。
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全球芯片產業鏈的格局,正在被重新塑造。中國企業能不能頂住壓力、突破封鎖,不只是經濟層面的事,更是國家戰略的一部分。而美國是否還敢繼續玩“科技霸權”,也要看中方下一步會不會把反制變成現實。這場較量,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