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雨果的頻段叫“譬如昨日死”?
為什么他的EP風格像法式現代歌劇?
如何理解他也遭遇“三度背叛”?
本期作品將為你逐一分析。
雨果身上有(至少)兩位法國人原型,
一位是創作了《巴黎圣母院》和《悲慘世界》的,
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
另一位是小說角色“俠盜”亞森·羅平(羅賓),
羅平是法國作家莫里斯·勒布朗,
基于民間大盜亞歷山大·馬里烏斯·雅各布的傳奇,
創作出的虛構人物。
像之后的魯邦三世和怪盜基德,
都屬于這位“俠盜”的次生作品。
有一只邦布叫【羅賓】,
命名的靈感不是蝙蝠俠的羅賓,
就是這位亞森·羅平(羅賓)。
所以,(角色)雨果身上,
同時擁有(作家)雨果的人文主義和浪漫主義,
還擁有亞森·羅平的那種行俠仗義、劫富濟貧的反抗精神。
亞森·羅平擁有“千面人”的綽號,
與專屬音擎“千面日隕”相呼應。
為了深刻理解雨果的人設,
需要知道雨果的文藝(創作)思想曾提過“二元論”——
“人也是二元的,在他身上,
有獸性,也有靈性,有靈魂,也有肉體”。
簡言之,英雄也有缺點。
在雨果生活的19世紀中后期,
法國整個社會沉悶悲觀而缺乏理想,
這種“末世”的感覺,
與《絕區零》世界觀中的“暗黑”概念有部分重合。
與雨果同時代的劇作家埃德蒙?羅斯丹(代表作《西哈諾》),
在雨果“二元論”觀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
生活不能沒有理想沒有目標,
也許這個理想你永遠也無法實現,
但是在努力去實現它的過程中,
我們就使生活變得美好與高貴。
文案組或許是因此受到啟發,
在反舌鳥三人組身上,
引出了三個“追求理想、重塑生活”不同的方向。
萊卡恩的方向是“妥協”,
薇薇安的方向是“(自我)拯救”,
雨果的方向是“堅守”。
和其他兩位不同,雨果的血統是他逃不開的宿命,
“家族,是刻在一個人身上永恒不滅的詛咒”,
與古今中外的大家族求生之路相似,
不被待見的雨果為了生存,
慢慢學會了世間為舞臺,冠笄(guān jī)皆伶人”,
這就有了影畫中的【擬劇論】。
【擬劇論】是借助戲劇概念對日常生活進行研究,
俗一點說,人們混跡社會,
尤其是需要頻繁與他人互動的場景下,
要考慮我們如何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
這個自己,并非是我們真正的自己,而是別人以為的自己。
所以,雨果才有他的百相千面——
優雅的收藏家,狡猾的怪盜,
可恨的欺詐師,傲慢自負的私生子…
既得利益者厭惡他的存在,平民擁護者贊頌他的正義。
暗巷傳說將他描摹成游走于危險邊緣的狂徒,
而貴族們提及他如同揭開一副名為詛咒的棺槨。
萬千面相皆是他,卻又皆不是他。
影畫《內在小孩》提醒我們,
雨果的內心深處,始終有一位
“無力的、無能的,只敢躲在衣柜里顫抖哭泣的孩子”。
而讓雨果逐漸【涅槃】的,是遭遇的“三度背叛”。
“三度背叛”只是一種概念,
所表達的是命運的(至少)三次嘲弄,
雨果人生中受到的巨大傷害至少有——
第一次,是親生母親的殺意與惡意;
第二次,是唯一對他好的妹妹塞蕾娜的“意外離世”;
第三次,是被他視為兄弟的萊卡恩的“決裂”。
EP的表現風格也參考了這些傷害的寓意,
身為家族的“異端”,
他不過是毫無能量的“提線木偶”,
即使知道妹妹塞蕾娜的真正死因,也無能為力。
這一段更多像是巴黎圣母院中的玫瑰花窗風格,
華麗的另一面,是令人不安的【壓抑】;
擺脫了家族的束縛,
EP的畫面風格瞬間明亮起來
仔細觀察,能發現多了一些樸素的生活氣息。
事實上,雨果與萊卡恩的“決裂”,
本質上是處世行事基本觀點的對立,
就像雨果喜歡玩弄的硬幣,
只有一體兩面,才能融為一體。
EP的簡介語“現在起,命運在我的腳下俯首”,
致敬的是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中的《榮耀向我俯首》。
這部音樂劇改編自法國著名小說《紅與黑》,
而知名度頗高的《榮耀向我俯首》,
傳達了(角色)追求偉大和不屈服于平庸的主題。
同樣是試圖改變自己的命運,
身為【仇恨之子】的雨果,
比小說中的于連更懂得長袖善舞、進退自如。
影畫中的【毒樹之果】,
指的是調查案件的過程中,通過非法手段取得的證據。
引申到雨果身上,是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正義,
無所謂方法和形式。
于是,即使沒有權力、沒有資源、沒有力量,
同時擁有正義、邪惡、瘋狂、理智、圓滑和固執的雨果,
能同時周旋于市長和財團兩個對立的勢力中,
為了取得叔父的信任,他敢于“以身試毒”。
影畫【擬劇論】,雨果對萊卡恩拋出這樣的疑問——
你眼里看到的,又是怎樣的我?
這里或許有兩層含義,
第一,如果萊卡恩的設定是狗,
那么,萊卡恩是不能看到雨果紅色的眼眸。
第二,是關于宗教的隱喻。
紅色,象征基督的鮮血;
藍色,象征天國。
影畫叫做【荊棘王冠】也佐證了這個想法。
荊棘王冠與耶穌有關,
衍生為苦難、犧牲和救贖的象征。
在雨果的精神世界里,
他堅信的是“相信自己,我將是自己的主宰”,
“能殺我的人,能救我的人,從來都只有我自己”,
因為“有些痛苦只有被看見,被接受,才會消弭”,
有了這樣的覺悟,
再加上雨果有永不允許他墜入深淵的摯友(萊卡恩);
有愿意為他落淚的搭檔(薇薇安);
有雪中送炭的傳奇合作者(繩匠)。
他才敢將自己摔成一場破碎的雨,
只有這時,
每一顆露珠才能折射出新生的七彩,嶄新的黎明。
所以,雨果才能輕松自如地戰勝心魔,
擁抱那個年輕又狂躁不安的過去。
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暗中標好價格,
雨果將這份饋贈視為重生的火種。
這時候,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
為什么雨果頻段叫“譬如昨日死”?
它出自《了凡四訓》——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
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
意思是——
從前的往事再多,到昨天為止就全部無關了。
以后的事情,不管發生什么,從今天開始就當重頭來過。
雨果完成了自己的階段性復仇,
與萊卡恩完成了階段性和解,
紅色的左眼意味著飲下基督的血,
藍色的右眼意味著完成了自己的救贖,內在平和如天堂。
那個背負宿命又不負命運的雨果,
終于讓命運在自己的腳下俯首,
昨日已死,明日尚未到來,
唯有今天(present),才是命運饋贈的新禮物。
雖然雨果的故事是虛構的,
但故事的精神內核是真實的——
如果不甘心被命運踐踏,
那就保持一顆不服輸的上進心,
等待機會,完成人生的(潛在)逆轉!
好,希望本期有關EP和角色的解讀,
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雨果,祝你開心,記得關注,
我們下期再見!
如果本期內容讓你有所收獲,
不妨點個關注,
您的小小支持,能幫助我更從容地持續創作優質內容!
如果覺得還不夠過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