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鄭雨楠 通訊員李如云 5月17日上午,“博物潮生 創享無界”南沙國際博物館日正式開幕,這也是南沙區首個博物館日,活動邀請了全區14家博物館及類博物館相關單位、企業參與,將在5-6月期間面向市民群眾推出近30場系列博物館季體驗活動。本次活動首次匯聚南沙數家文博資源,讓市民有更多機會走進南沙的文博機構,感受南沙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特色,在游玩中了解、愛上南沙。
2024年,南沙區落地開放隧道博物館、霍英東紀念館與南華珠寶藝術博物館3家博物館,博物館數量實現“零的突破”。截至目前,3家博物館累計接待游客超60萬人次,舉辦博物館類活動近150場,其中隧道博物館憑借國內首個沉浸式盾構工程體驗區,單日最高客流達1.2萬人次,成為大灣區工業文旅新地標。
活動正值周末,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到現場參與體驗。通訊員供圖
活動正值周末,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到現場參與體驗。通訊員供圖
活動現場,市民陳女士帶著孩子在云紗星韻香云紗文化產業園攤位前體驗香云紗過烏后感嘆:“原來博物館可以這么‘活’,孩子摸得到東西、看得見工序,比教科書更直觀!”
據介紹,5月至6月,南沙區各個文化場館還將面向市民群眾推出近30場好看、好玩、好學的歷史文化主題活動。活動分為“解碼歷史·尋探萬物·非遺新潮·共享雅育”四大板塊,涵蓋沉浸式紀錄片觀賞、深度好書共讀,大師主題講座、精品展覽參觀、實地研學探索以及非遺技藝體驗等多種類型供市民群眾選擇。
(點開可查看大圖)活動將分為四大主題,從即日起持續至6月底結束。通訊員供圖
近年來,南沙區積極推動博物館建設開放,并致力于本土歷史文化的創新傳承。自全國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開展以來,經過地毯式摸查,南沙又一批珍貴文物得以發現和保護;4月底,南沙區完成了為期一年的“傳承與發展南沙歷史文脈探究”行動。自2024年3月啟動以來,以鎮街為歷史單元,全區十個鎮街與區文物部門合力挖掘歷史文脈,50多名專家學者與1200余名政企代表、記者、基層群眾共同參與,走出了一條“全民參與、跨界融合、文旅共生”的文化傳承創新之路。各鎮街在歷史文脈研究討論會過程中迅速吸收觀點與建議,并根據各自的資源稟賦迅速進行成果轉化,誕生出一批如展覽、文獻匯編、文創產品、燈塔圖書館、旅游路線等優秀的研討會衍生產品。
同期,由南沙區文物管理所聯合南沙區圖書館、南沙區教育研究院合力推出的首堂“南沙歷史課”在廣州外國語學校附屬學校開講,現場400多名學生化身“歷史小偵探”,通過趣味互動和科學解密,沉浸式探秘南沙區本土文化遺產,感受歷史與科學的碰撞。接下來,南沙區文物管理所還將推出《山魯兄帶你看南沙》《南沙文物會說話》等系列視頻,將會在“南沙歷史說”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上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