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姬丨文
我已在“港區”住過很多年了。
十年前,二次元手游市場還遠沒如今熱鬧,只要手機里有紙片人美少女,就足夠讓人眼前一亮。
那會流行“艦like”,是一種收集美少女角色的游戲商業化模式,一些早期的二游由于市場慣性,都參考了這種模式。2017年是“移動二次元的群像劇”,傳統艦like 式微,眾多?IP 新秀崛起,整體付費意愿被推上新高。
2017年6月2日,同樣沿用了“艦like”模式的《碧藍航線》公測。也是在那個夏天,我入坑了剛開服不久的《碧藍航線》。
當時的《碧藍航線》是什么樣呢?
有精致立繪和活動性豐富的SD小人;明明是以資源復雜為名的“艦like”,對玩家卻出奇友好,不需要玩家去主動調配時間,還有分池方便玩家建造自己的想要的艦船——SSR出貨率7%也是現在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與強調立繪、聲優、肝氪循環的舊范式不同,《碧藍航線》在原有框架里塞進實時操作的彈幕游戲玩法與建造輕量化,讓玩家第一次感到“原來二次元游戲還能這么做”。
記得當時游戲里設計了“艦like”經典的撈船,需要不停地刷主線3-4,打撈兩艘不同的SSR。每當有人集齊,就會截圖發到群里吹上好一陣。
后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由于在美術(尤其是角色設計)方面有著獨特的市場競爭力,《碧藍航線》很快成為了國內最風靡的二次元游戲之一,后來日服上線,更是成為第一個在日本IOS暢銷榜上登頂的國產游戲。
5周年那會我剛畢業,來BB姬做游戲編輯,開始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玩過的游戲——所以,我對那年的周年慶前瞻直播印象深刻。
有多深刻呢?
我還記得5萬人抵達了當時對數值要求很高的主線最難關14-4;20萬人將大型作戰推到了第五章,近9千人完成了科研系統,2萬多人實現“船齊霸業”,達成了圖鑒全收集成就。
全圖鑒需要盡可能全勤活動,對以往查漏補缺,不僅包括了基本的建造,打撈,還包括了艦船改造,還記得當時幾個“海上傳奇”改造需要獲得特定道具,錯過要等很長時間。
而科研一直以來都是《碧藍航線》最費勁的系統,需要完成前后好幾輪任務,消耗大量物資,才能入水一艘。而想要將她們突破到滿破,則需要更多時間積累圖紙,想要養成一只科研可能要花上好幾個月。
開服沒多久入坑的我,可能是最早全圖鑒的玩家之一,每看到一個數字從屏幕上跳過,心底會不自覺地開心一下,敲出“有我一個”加入彈幕潮。
放游戲內后臺的具體運營數據,是蠻啾一直以來的傳統。更早之前,只是想在這些數字上尋求一份認同感,自己對這個游戲還蠻認真的,等后面成了編輯,再在直播中看到這些數字,感覺完全不一樣,開始好奇它們的變化的原因,帶著自己的體驗去尋找答案。
今年他們準備的數據更加全面。
先是統計了全體玩家一年內的資源消耗總數。
如果把這些資源換算到現實中,艦船出擊消耗的石油,一年時間燒了9140億,差不多夠全球70億人用25年;培養艦娘總共消耗了96523億物資,算一個金幣2毫米,可以堆一條2千萬千米的長城,是地球到月球的50倍。
這還不是最讓人驚訝的,最出乎我意料的還是全圖鑒指揮官數量,與完成全部科研指揮官數量,對比印象中的五周年高了好幾倍。
要知道,這兩個成就是需要玩家長時間沉淀,肝船才能完成。
與5周年相比,8周年全圖鑒收集指揮官數量翻了一倍多,有45524人,而完成全部科研的指揮官數量翻了5倍,有了104960人。
要知道《碧藍航線》的產能一直在線,保持著高頻次,高質量的艦船更新,依然能有這么多玩家愿意追求全圖鑒,足以證明玩家的熱愛。
能有這么夸張的漲幅,說明《碧藍航線》在玩家基礎、內容豐富度和社區建設方面的成功,同時也表現出了一種勢頭——《碧藍航線》仍然在挺步向前。
但有意思的是,直播彈幕還和幾年前一樣,當放到全圖鑒成就的時候,大家會整齊地刷“船齊霸業”,而到了全科研時,也像前幾年一樣寫“有我一個”。
當我們談到一個運營七八年的老游戲,往往是mmo、slg和moba等高強度PVP類型游戲,但是談到一款二游能做到這樣,那背后就有許多因素值得尋味了。
同時,《碧藍航線》也沒有失去納新的能力——讓游戲的老人和新人在一套良性的系統中共存。
《碧藍航線》在2020年推出了META系統,這是一個解鎖特殊陣營的系統,挑戰難度較高,需要培養較為完備的BOX。入坑的新人可以在頻道呼叫支援,找老玩家幫忙出刀,合砍BOSS血量,所以很容易在公屏聊天吹水時,注意到新人的加入。
除開這些,官方每年還會統計艦船誓約數量和皮膚數量。換句話說,也是艦船人氣排行。如誓約需要玩家將艦船好感度攢滿,再用商店里的誓約之戒進行誓約。
一般來說,能讓指揮官誓約的艦船都是真愛,而在今年的誓約TOP10里,我們仍能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比如排名第三的安克雷奇、排名第四的鰩、第五的花園和第八的獨角獸,都是實裝了好幾年的老角色。
其中獨角獸的上榜可以說是最讓人想不到的,這艘艦船開服初期就已實裝,人設是現在看來很常見的害羞妹妹,會稱呼玩家為“哥哥”,也算是早期開荒很好用的輔助。
這么多年下來,相似的角色不少,輔助角色迭代了一茬又一茬,誰都沒有想到她會上榜,但玩家的愛,還是讓她走到了這里。
這些老角色在玩家心里,地位一直很高,換個角度看,這些塑造優秀的角色,新入坑的玩家也一定會喜歡。
新角色也毫不遜色。
就拿周年慶實裝的戰列艦「獅」來說,她是被很多老玩家期待的人氣衛星,能代表皇家艦隊的終極力量。早幾年《碧藍航線》實裝同屬皇家陣營,原型上與獅有所關聯的約克公爵、前衛時,就有不少玩家在評論區提到了她的名字。
怎么做才能將這個可以代表時代的高人氣角色合理地做進游戲,在游戲中給予她一個符合身份入水,一直是個難題。而如今《碧藍航線》的世界觀徹底展開,META完全鋪開,劇情也進入白熱化階段,恰逢周年,官方終于決定實裝這艘玩家惦記已久的艦船。
不僅如此,這次周年慶還實裝了幾位人氣角色的婚紗皮。其中還包括刷屏好幾年,在玩家群體中有極高人氣的“柴郡喵”。
柴郡實裝了好幾年,是三期科研時實裝的艦船,剛實裝時就因為過分可愛的立繪,甜膩黏人的性格深受喜愛。
而在游戲外,柴郡也是一直在刷臉,很長一段時間,柴郡喵都是meme王,互聯網上刷到各種各樣的換頭柴郡喵。再加上柴郡真的很可愛,現在看到刷屏多年的柴郡喵終于有了自己的婚紗,也是讓人感慨萬千。
換個角度,會發現除開游戲內已有的內容,《碧藍航線》在外部聯動,周邊主題曲也很用心。
《碧藍航線》在選聯動時,不一定會選擇當下最熱門的作品,相反他們更愿意與那些承載著老二次元玩家共同回憶的經典IP合作。例如,前幾年與《SSSS.古利特》和《萊莎的煉金工房》的聯動,雖非當時最炙手可熱的作品,但卻深受一部分玩家的喜愛。
今年8周年慶典中,官方宣布即將與《黑巖射手》和《優米雅的煉金工房》展開聯動,看彈幕上的“nice”,就知道今年他們的選擇仍然沒錯。
《碧藍航線》對玩家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對內容質量的自信。八周年他們還邀請了May'n演唱周年主題曲,同時推出梭梭、汝瓷等公益活動,就是為了給玩家打造具有紀念意義和儀式感的體驗。
優秀的內容值得肯定,但并不完全,我覺得《碧藍航線》能有如今的人氣,有一點是離不開——他們在不斷地根據玩家反饋,持續優化游戲。
在直播中,官方提到將對現有的活動重新梳理,為玩家重新制作一個劇情線系統。
早幾年《碧藍航線》的劇情沒有鋪開,劇情一直處于可有可無的階段,雖然早期的許多玩家不介意這點,但官方想要深度塑造角色,以及把IP做得更加深度,又不能沒有劇情。
后來《碧藍航線》就對游戲內的劇情進行了重置,你可以明顯感覺到,游戲活動的劇情濃度在不斷上升,大型作戰也能收集到各種串聯故事的線索。
重置之后的問題也有,就是太過碎片化,不同陣營之間的故事仍然相互獨立,難以串聯。
我自己是個比較偏重游戲劇情的玩家,但因為沒有一條完整的故事線,早幾年一直啃不太懂《碧藍航線》的劇情,在論壇,或是和朋友吹水時談到時,也很少能將故事理清,只能靠大家的悟性。
但在劇情線系統更新后,眾多活動劇情被重新梳理,也排布了時間線,細分了主線大章,終于有動力重新補一下。
類似的便利性檢索還有很多,比如批量使用裝備箱,對裝備進行快速拆解。還有像增加META角色養成材料,增加布里產出等利好新人的改動。
《碧藍航線》也沒有落下宿舍、養成這兩個新系統。
增強陪伴感的宿舍系統會進一步迭代,頗有人氣的花園會加入宿舍,還會新增咖啡廳場景,渲染、畫質也會有進一步升級。我最喜歡的養成系統也在持續更新,等更新后就有新的賽博女兒啦。
聊了這么多對8周年前瞻直播的感想,我還想聊點其他的。
眨眼八年過去,二游圈從最開始的藍海,變成了現在這副卷生卷死的修羅場——當年只要來那么一張好看的老婆立繪,大伙就會開行的 take my money;但現在美術、音樂、玩法、世界觀差了哪個都不一定行。
而我呢,也從那個暑假天天蹲 3?4 撈吃喝的高中畢業生,成了漂在魔都的社畜。游戲玩了一籮筐,新鮮事見了一火車,可每當下班窩在家里,第一想到的還是港區。
回望 2017?年到?2025年,《碧藍航線》可能沒有特別出圈的重量級大活,偶爾會有令玩家喜聞樂見的內容,讓人眼前一亮,但更多時候安靜陪伴——倒也沒什么不好,能有這樣一款作品和我一起向前,本身就足夠幸福。
希望《碧藍航線》越來越好,等到了明年周年慶,再統計一次玩家消耗的物資,疊起來說不準又能多繞幾圈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