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11年3月9日,半島網報道,在青島的大公島上,一種“消失”了19年之后的鳥再次出現了。
當地的漁民最先看到了鳥的蹤跡,在這乍暖還寒之際,無人島上是很少有生物活動的,這只鳥的出現立即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這不是一只特別大的鳥,渾身羽毛以黑白兩色為主,頭頂上的黑色羽毛很顯眼,看起來就像是戴著一頂黑帽子。
而當專家聽到這一消息的時候頓時感到十分興奮,立即前往島上查看,想要找出它,看究竟是不是人們很久沒見到,又無比期待見到的那一只鳥。
這究竟是一種什么鳥呢?它有什么特別之處呢?
?——【·再次出現·】——?
王希明在聽到消息的時候,就和自己的同事一起前往了大公島,想要看看究竟是不是那種消失了19年之久的鳥。
在3月6日的時候,兩人一大早就登上了島,他們對這種鳥的生活習性十分了解,3月份正是它們的繁殖季節,它們喜歡在一些臨海的懸崖上筑巢,通常會選擇懸巖巖石或者石縫。
兩人專門在島上的這些地方尋找,但是連續找了3個多小時還是一無所獲,連鳥的影子都沒看見。
就在兩人打算放棄,下次多找一些志愿者一起找的時候,他們有了新的發現,在懸崖的一處石縫中似乎隱藏著一個鳥窩,被雜草掩蓋不易發現。
他們悄悄往里面看了看,的確住著一只鳥,也正是他們尋找的扁嘴海雀。
王希明十分興奮,一時沒忍住伸出了手想要摸一下這只鳥,卻被鳥無情地捉了一下。
他們觀察發現,這是一只成年的扁嘴海雀,此時它正趴在鳥窩里一動不動,小心將鳥移出來之后,才看見它的身下還有兩枚鳥蛋,一直不動也是在保護“孩子”。
這次的發現具有重要意義,兩人還為這只扁嘴海雀拍下了一張照片,這也是多年來首次留下它的珍貴影像。
之后兩人繼續在島上尋找了一個多小時,但是沒有發現更多的扁嘴海雀。
上一次人們見到它們還是在1992年,當時是一位上海來的專家,想要專門研究扁嘴海雀,王希明就陪同他一起前往了大公島。
連續找了一個多星期都沒見到一只扁嘴海雀,又摘了一個多月才終于發現了一窩,然而自此之后就再無發現了,當地的林業部門也曾多次上島,但扁嘴海雀就像是消失了一樣,十幾年未見。
?——【·扁嘴海雀·】——?
扁嘴海雀屬于鳥綱、鸻形目、海雀科,是一種小型海鳥,它們以憨態可掬的外形和罕見的分布特征著稱,被譽為“海上精靈”。
雖然名字里有“雀”字,但它們和麻雀等陸生雀鳥并無親緣關系,而是典型的海鳥,長期生活于廣闊的海域與巖岸。
在中國境內,扁嘴海雀的發現極為罕見,迄今為止,僅在山東青島的大公島上發現有穩定的繁殖種群,這使得它成為青島生物多樣性的一張“活名片”。
據觀測記錄,扁嘴海雀最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在大公島被發現,后經專家確認,其數量雖不多,但每年春季都會如期歸來繁殖,顯示出高度的棲息地忠誠,科研人員曾在大公島上發現過大約300只。
當地的漁民們對它們尤其熟悉,將它們稱作“海鵪鶉”,它們通常在每年1月份的時候來到青島的部分島嶼上,然后在二三月份進行繁殖。
扁嘴海雀每年只下兩個蛋,少數時候是一個,這是王希明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的,經過多方驗證之后發現,這并不是偶然。
幼鳥在出生一天之后,就能跟著父母下海生活,它們還可以潛水。
扁嘴海雀具有典型的海鳥生活方式,大部分時間它們在海面上活動,覓食范圍廣泛,包括浮游甲殼類、小型魚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
它們善于游泳與潛水,常在水下捕食,潛水時間一般在30秒以內,但也有個體可潛入更深的水域進行長時間搜食。
在繁殖期,扁嘴海雀返回出生地或固定的島嶼筑巢繁殖,它們大多會利用巖縫和樹根下的隱蔽空隙。
與其他一些海鳥相比,扁嘴海雀的親鳥對幼鳥照料時間較短,巢外活動多,對巢址的隱蔽性依賴性更高,這也使得它們更容易受到人類活動或外來物種的干擾。
青島的大公島地理位置獨特,處于黃海邊緣,遠離城市主城區,生態環境相對原始,島嶼面積不大,但巖岸陡峭、洞穴眾多,為扁嘴海雀提供了理想的筑巢環境。
島上的生態系統以海洋生物為主,人類干擾程度較小,未曾被過度開發,環境條件適宜。
其次,大公島的海域水質良好,魚類資源豐富,為扁嘴海雀提供了穩定的食物來源,它們算是一年中比較早在青島繁殖的鳥類。
這個季節里很多小魚小蝦會洄游,還有一些未能挺過冬季的鳥類尸體漂浮在海面上,這些都為扁嘴海雀生存提供了食物。
再者,由于扁嘴海雀具有極強的棲息地忠誠性,一旦認定某地為繁殖地,便會年復一年返回此處,這也使得大公島成為它們在中國唯一的安身之所。
盡管大公島為扁嘴海雀提供了一片棲息地,但海洋污染、漁業資源減少,違法捕鳥等也威脅了它們的生存,導致它們不得不短暫“消失”在這里。
2001年,青島的大公島成立了保護區,這也為扁嘴海雀以及其他鳥類和海洋生物提供了保護,這里的生物多樣性也逐漸豐富,生態環境也越來越好。
在2019年的時候,相關部門再對大公島進行調查的時候,就發現這里已經有20多對扁嘴海雀棲息在此,這也是對人們保護成果的一大肯定。
扁嘴海雀,作為北太平洋的海鳥,在中國僅在青島大公島留下足跡,既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生態奇跡。
未來人們也將繼續加強保護力度,不讓它們再次“消失”。
參考:
半島網《闊別19年現身大公島 扁嘴海雀再續青島緣(圖)》,2011-3-9
青島新聞網《扁嘴海雀重現大公島 曾列為中國瀕危動物(圖)》,2011-3-9
中國數字科技館《灘涂上的鳥中“四不像”——扁嘴海雀》,2021-8-17
半島新聞客戶端《不被打擾的相逢!記者隨護鳥人士登陸大公島,為“青島小企鵝”配備紅外相機》,2023-12-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