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張大爺的絲瓜架下總響著竹剪聲。去年他家絲瓜藤結出五十三斤嫩瓜,個個水靈。鄰居們圍過來打聽,老人笑說關鍵在"三剪三換"。
咱先看李嬸家的絲瓜,藤蔓瘋長卻沒幾個瓜。種菜行家王叔說,養分全被主藤搶走了,可不結瓜少。
原來絲瓜主藤頂端有"貪吃鬼",專吸養分。等藤蔓爬到架子三分之二,就得果斷剪頂。我去年試過,剪完三天側枝就呼呼冒出來。
張大爺的"三剪"到底啥講究?首剪很關鍵。主藤長到1.
5米左右,剪掉頂端5厘米最合適。這一剪讓絲瓜藤"著急",養分全往側枝送。
側枝多了,結瓜的地方自然就多了起來。二剪要去弱枝,留下粗壯的3-4根。
細弱發黃的枝條留著沒用,還浪費營養。營養集中后,結出的瓜又大又嫩,誰見了不夸?
三剪是換新藤,老藤結幾茬后產量會降。
旁邊育好新苗,等新藤長起來就剪掉老藤。這樣新藤接力結果,一茬接一茬停不下來。光會剪枝還不夠,絲瓜可是"大胃王"呢。
澆水得適時適量,它喜濕怕澇,土干再澆透。盛夏早晚各澆一次,可千萬不能讓地里積水。
施肥要少量多次,結瓜期每周施腐熟有機肥。千萬別猛施化肥,不然絲瓜易老還發苦。
搭架也有講究,架子要牢固,枝葉間留空隙。通風透光好,病蟲害就少,絲瓜才能長得歡。還有個小妙招,人工輔助授粉很有用。
早晨用毛筆蘸雄花粉,輕點雌花坐果率翻倍。采收也要及時,20厘米左右的絲瓜最嫩。
長老了口感不好,可別等過頭了再摘。留種選植株中部的瓜,完全成熟變黃再收。
這樣的種子更飽滿,來年播種出苗才壯。有人覺得絲瓜只能吃,那可太小看它了。
嫩瓜做菜鮮香可口,絲瓜炒蛋、絲瓜湯都美味。老瓜曬干的絲瓜絡,是天然洗碗布,去油不傷手。
夏季割藤取的汁液,還是天然保濕水呢。
種絲瓜看著簡單,想高產還得靠這些技巧。張大爺的絕活,讓他家絲瓜結到停不下來。
今年夏天試試這法子,保準你家絲瓜摘到手軟。
不過也有人犯嘀咕,剪枝時機把握不準咋辦?其實多觀察藤蔓長勢,慢慢就能摸出門道。
咱農民種地,就是要多琢磨、多實踐。您家往年種絲瓜有沒有遇到結瓜少的問題?
試試這些修剪和管理辦法,說不定就見效了。
絲瓜種植里的學問,真是越研究越有滋味。
關鍵是要用心侍弄,莊稼才不會辜負咱。您說,這"三剪三換"的法子,是不是挺實用?趕緊動手試試,盼著今年絲瓜大豐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