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就業連著收入,事關千家萬戶。加大對重點群體就業支持力度、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深挖特色產業潛力開拓就業新空間……近段時間,從中央到地方多方協力,通過政策“組合拳”千方百計廣開就業門路,進一步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
■加大對重點群體就業支持力度
教育部等七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決定開展重點群體促就業“國聘行動”。活動以2025屆普通高校畢業生,2023屆、2024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為工作對象,開展至今年8月。
近日,天津師范大學為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畢業生量身打造了一場“小而精”的雙選會。展館內,招聘展位依次排開,四周是學院師生親手制作的各類動植物標本、特色文創產品,向用人單位直觀展示學科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成果。
今年春招季以來,天津各大高校紛紛開展形式多樣的專場雙選會,促進就業供需精準對接。據介紹,天津師范大學以“周周有專場”的高頻次,常態化舉辦中小型招聘會,聚焦不同學歷層次需求,錨定生物教育、生態科研等領域,搭建起“專業+人才+崗位”的高效對接平臺。
■強化技能培訓 賦能人才成長路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的通知》,明確從2025年起到2027年底,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
內蒙古呼倫貝爾扎蘭屯市就業服務中心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圍繞現代農業技術、電子商務、家政服務、特色手工藝等領域,開設多樣化培訓課程,以技能提升促就業增收,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為民生保障增添新活力。
■深挖特色產業潛力 開拓就業新空間
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是云南的人力資源大縣。近年來,當地將“家門口的務工車間”建設作為拓展就業空間的重要舉措,探索出一個園區帶動N個鄉鎮工坊發展,一個鄉鎮工坊帶動N個家庭工坊發展的“園區+工坊”發展模式。
鎮雄縣五金高新、紡織服裝、綠色食品加工3個園區目前招引入駐企業34家,培育創業工坊1320余個,吸納5.9萬余人在家門口就業增收。越來越多從省外回到家鄉的“歸雁”在家門口就業創業。
■引導廣大青年在鄉村振興中實現人生理想
伴隨我國建設農業強國的步伐加快,農村,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正迎來越來越多的返鄉創業青年。他們走出都市,來到故里鄉間,在追求夢想、實現抱負的同時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致富。
2009年,頂著“海歸碩士”光環,28歲的龔光輝選擇返鄉養雞,在當地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在外求學經歷打開了龔光輝的眼界,更讓他意識到,農業要有效益,必須走規模化、智慧化的新路子。
如今,龔光輝的企業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年出欄肉雞達1800余萬羽,日產蛋超20萬枚,2024年綜合產值突破1億元。
龔光輝還逐步探索“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與周邊53個村、9400余名群眾建立合作,累計免費發放雞苗200多萬羽,為村集體經濟增長和村民增收注入新活力。
統籌:李杰、王健、李佳琳
編導:王梁
記者:達日罕、劉潤芝、丁春雨、王安浩維、王賢思
攝像:胡震澤、辛智超、張連鵬、易婷
包裝:夏勇
配音:馮譯霆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