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湘為現代著名詩人
朱湘〔1904—1933〕,安徽太湖人,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甄選的28位現代著名詩人之一。
朱湘
朱湘出身仕宦世家,父親朱延熙為翰林學士,官至二品,母親為張之洞侄女,名門閨秀,知書達禮。他生于父親任所湖南沅陵,故取名為湘,字子沅。兄弟姐妹11人,他為老小,可他3歲喪母,隨父回原籍后,11歲時,又不幸喪父,他便依附大哥,到南京讀書。他少喪雙親,自小孤獨,大哥年長古板,又為官在外,難以親近,他就一心埋頭讀寫。
他家學淵源,天資出眾,自幼好讀,7歲能文,1919年,15歲考入清華大學,并愛上寫詩,幾近癡迷,1922年,發表新詩在《小說月報》,為校園詩人,名列“清華四子”,加入文學研究會。
15歲朱湘(漫畫)
1923年冬,離畢業留學僅差半年,他突然被學校開除,因學校考勤嚴格,早餐時要點名,而他心懷不滿,故意缺勤27次,記了大過3次。
他失去學籍后,一邊結婚生子,一邊寫詩。后來,清華校長曹云祥聽說他“絕頂聰明”,又召回他,再讀了一年。
1925年出版詩集《夏天》,風格纖細,追求格律。這年底,他又參與聞一多、徐志摩創辦的《晨報副刊·詩鐫》編輯,成為新月派代表詩人之一。
這期間,他寫的《搖籃歌》、《采蓮曲》,節奏舒緩,優美動聽,廣為傳誦,甚得好評,與徐志摩《再別康橋》、戴望舒《雨巷》齊名;長詩《王嬌》則別具一格,兼融古代詞曲和民間彈詞長處,為我國早期優秀長篇敘事詩。
清華大學
1927至29年,他公費赴美留學,先后就讀勞倫斯大學、芝加哥大學、俄亥俄大學英國文學系。可他學業未完,便提前回國,就任安徽大學教授,任“英文文學系”主任,月薪300大洋。他這時的創作,受西詩影響,多為十四行式,后來輯為《石門集》。
1932年夏,安大校方改系名為“英文學系”,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側重點卻從文學改為語言學,從審美改為實用了,他說“不出賣自己”,竟憤然辭職離去。
他清高敏感,又個性偏狹,失去如此高薪高職后,也就從此失業了,只好輾轉于北京、上海、長沙、杭州等地,四處求職,卻又四處碰壁,無可奈何,僅靠賣詩為生。到了1933年12月5日,終因窘迫,憤懣失望,他從上海去南京的客輪上,在深夜將近采石磯時,一面飲酒,一面吟詩,便縱身跳江,自沉于水,天才詩人,年僅29歲!
朱湘死后,魯迅稱他為“中國的濟慈”,而約翰·濟慈可是19世紀英國的大詩人,與雪萊、拜倫齊名,為歐洲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25歲病逝。
在清華讀書
二、《搖籃歌》原詩
《搖籃歌》是一首兒歌,為母親哄寶寶入睡的搖籃曲,表達的是極其細膩溫馨的母愛。全詩為:
春天的花香真正醉人,
一陣陣溫風拂上人身,
你瞧日光它移的多慢,
你聽蜜蜂在屋子外哼:
睡呀,
寶寶,
蜜蜂飛的真輕。/
天上瞧不見一顆星星,
地上瞧不見一盞紅燈,
什么聲音也都聽不到,
只有蚯蚓在天井里吟:
睡呀,
寶寶,
蚯蚓都停了聲。/
一片片白云天空上行,
像是些小船飄過湖心,
一刻兒起,一刻兒又沉,
搖著船艙里安臥的人:
睡呀,
寶寶,
你去跟那些云。/
不怕它北風樹枝上鳴,
放下窗子來關起房門;
不怕它結冰十分寒冷,
炭火生在那白銅的盆:
睡呀,
寶寶,
挨著炭火的溫。/
搖籃歌
三、《搖籃歌》意境溫馨,極具繪畫之美
這首《搖籃歌》,寫于1925年12月,其時詩人21歲,收錄在《草莽集》中。這是詩人的第二本詩集,評論家認為,它的出版是詩人走向成熟的標志,詩人自己也深為珍愛,他說“這于作者自己,好像頭一胎的兒子對于一個產婦,當然是一種欣悅。”
這首詩節律舒緩,音韻和諧,詩行錯落,意象清新,意境優美溫馨,給人以閱讀與聆聽的雙重美感。從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是這樣來構思與選材的——
這位慈愛的母親,安置好寶寶,要哄寶寶入睡了,這時,她輕輕地搖?起搖籃,出于母愛,會不自覺地撿起身邊的事物,即物起興,托物寄情,信口編歌,于是,伴隨著搖籃?動的節奏,一曲搖籃歌便編出來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季節的變換,春天她唱蜜蜂、夏天她唱蚯蚓、秋天她唱白云、冬天她唱炭火,一個季節她唱一物,都是寶寶能夠認知的意象,再復合相關事物,創造四個互不關聯,然而,卻同為一種清新活潑、輕柔美好的畫面,并通過副歌的引導,來傳遞她溫馨的親情,細膩的慈愛:
春天日遲遲,溫風拂人面,花香醉人心,蜜蜂兒輕輕飛,陪伴寶寶來睡眠;
天上無星星,家家熄了燈,萬籟俱無聲,天井里的蚯蚓,也停止了歌吟;
片片白云兒,好似船航行,時起又時沉,搖?著船艙里人,寶寶去跟那些云;
北風吹樹鳴,閉窗又關門,炭火燃燒在銅盆,寶寶挨著火的溫,不怕結冰天氣冷。
就是這樣,詩人借助母親之口,創作了這首搖籃歌,選材典型,意象親和,意境甜美,畫面溫馨,極具格律新詩意境上的繪畫之美。
留美歸來
四、《搖籃歌》還具新詩的形式和音韻之美
這首《搖籃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除了具備意境上的繪畫美之外,還具備新詩的形式和音韻之美。在新月詩派中,詩人名聲雖沒有聞一多、徐志摩響亮,但卻以描寫熟練細膩,特別講究形式音韻,追求秀麗嫻雅而獨具一格。
全詩28行,為7行式,分四個詩節;每節都由主副歌組成,主歌4行、為9字句、呈豆干方陣,而副歌3行、為2、2、6字句、略成三角形;主副組合,呈倒寶塔形;主歌渲染情境,副歌概括主旨,全詩行款整齊而不呆板,結構整飭而不劃一,參差有致,干凈利落,極具形式上的建筑之美。
同時,這首詩節律整齊,音韻輕柔。全詩句式勻稱,節律輕盈,韻腳“慢輕哼”,讀起來,語調舒緩,清新活潑;又采用了多種表現手法,多用疊詞“寶寶、片片、陣陣”,還有副歌里運用間隔復沓,這一切產生的音韻效果,使得搖籃曲哼哼呀呀,恍恍惚惚,如同暗香浮動,甜美溫馨;恰似疏影婆娑,溫柔飄忽,句式整齊而多變悅耳,節律輕盈而和諧動聽,極具音韻上的音樂之美。
由此可見,詩人描寫典型意象時,追求形式的完美、音韻的和諧,從而渲染出搖籃曲的意境,細膩舒緩,美妙輕柔,如夢如幻,美不勝收,表達出慈祥母愛的溫馨、安詳生活的美滿。這是詩人對偉大母愛的熱情謳歌,也表達了詩人對幸福美滿家庭生活的渴望與追求。陳存選2025、05、16
參資:百度百科《朱湘·搖籃歌》。
朱湘全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