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在最新一期《阿爾茨海默病與癡呆癥》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論文表明,人在45歲至65歲這一年齡段增加身體活動量有助于預防阿爾茨海默病,而缺乏運動則可能對大腦健康造成損害。該研究由西班牙巴塞羅那全球健康研究所和巴塞羅那β腦研究中心共同開展。
45 - 65歲多活動可防阿爾茨海默病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人們每周應進行150 - 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者75 - 15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此前眾多研究顯示,鍛煉能夠改善心血管和心理健康狀況,進而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此次研究屬于縱向隊列研究,共涉及337名參與者。研究團隊對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有阿爾茨海默病家族病史的中年居民進行了為期4年的跟蹤調查,通過體力活動調查問卷來評估4年間參與者活動量的變化情況,并借助神經影像學檢查來分析鍛煉對大腦結構和功能產生的影響。
參與者被劃分為遵從建議者(達到WHO體力活動建議標準)、未遵從建議者(體力活動量低于推薦標準)和長期靜坐者(每周體力活動時間為零)。
β - 淀粉樣蛋白是一種蛋白質,當它在大腦中不斷積聚時,會破壞神經之間的信號傳遞,被認為是引發阿爾茨海默病的首個病理變化。研究結果顯示,將體力活動量增加到符合WHO建議水平的參與者,其大腦中β - 淀粉樣蛋白的積聚量比長期靜坐不動或減少體力活動的參與者要少,而且活動量增加得越多,淀粉樣蛋白的積聚量就越少。研究人員指出,即便體力活動量低于建議標準,參與者的大腦皮層厚度也比長期靜坐的人更厚,這說明任何程度的身體活動都對健康有益。
資料丨科技日報
編輯丨李玲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