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畢業就入職北汽福田,已經有15年了。企業‘傳、幫、帶’的薪火,照亮了我15年的成長歷程?!?全國勞模王浩名從產業一線到汽車行業標桿,帶領團隊突破145項技術難題,創造2000萬元經濟效益。憑借這份“熱愛”和“成就感”讓他完成了從“修車工”到“造車人”的蛻變。
剛進北汽福田時,從吉林大學汽車工程系畢業的王浩名選擇從車間試車員做起,每天和故障車打交道。憑借對汽車的熱愛,他總能敏銳捕捉到旁人忽略的“小問題”。
2011年夏,福田康瑞即將上市,然而,中央駐車制動器過熱問題的確出現了。按照檢測標準,中央駐車制動器的正常溫度是室外溫度+30℃。當時沒有比較先進的檢測工具,只能用手去感知其表面的溫度?!凹偃缡址旁谏厦?-2秒,并能承受它的溫度,說明溫度在60℃左右。雖然中央駐車制動器間隙是按照正常車型的標準進行調整,但在試車道經過5公里的磨合后,中央駐車制動器的溫度遠遠超過標準溫度。”王浩名回憶道。
最后,他用自制的調整工具一點點驗證調整,歷時三個月,經過多次磨合并鉆車底幾十次的驗證調整,最終調試到了最佳狀態。他也在過程中手被燙起水泡,臉頰因護欄角磕碰縫合8針?!暗珕栴}解決后那種滿足感,就像解開一道數學大題,特別過癮。這種‘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循環讓我上癮。”時至今日,王浩名回憶那時的情景依然“意猶未盡”。
“真正的創新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星火燎原。”今年4月份,以“王浩名”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被授予“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以前是‘自己沖’,現在是‘帶隊沖’?!蓖鹾泼f,他的心得就10個字:“授人以漁,不如激人以欲”。他在工作室培養的多名徒弟榮獲了“全國技術能手”“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等諸多榮譽。同時還有多名徒弟已奔赴海外開疆拓土?,F在職業院校的《汽車電氣設備維修》教材里,還有他們團隊總結的“五步故障定位法”,學生上崗就能用,這才是真正的“利益最大化”。
“問題在哪里,創新就在哪里”。最近這幾年,汽車行業風云詭譎。在“雙碳”戰略引領下,王浩名和他的團隊不僅要保證好傳統燃油車的優勢,還要在新能源、智能網聯領域快速突破。比如他們開發的國六排放預警系統,通過車聯網實時監控發動機數據,提前預判故障,去年減少三包費用260萬元。“過程中,挑戰也很大。新能源車的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就像新課題,我們得邊學邊干。”
對于未來發展的規劃路徑,王浩名表示,要進行技術攻堅,主攻新能源和智能網聯,開發《新能源三電系統應用手冊》,提升新能源三電系統零部件的成熟度;進行人才復制,充分發揮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作用,對內持續強化SQE隊伍專業技術能力,對外與合作職業院校共建“現代學徒制”,計劃每年輸送50名“即插即用”型技師;進行行業賦能,團隊正參與制定《商用裝調工》國家職業標準,把福田的“創新工作法”開放給行業。
“少走彎路就是最大的降碳,就像我常說的‘勞模的‘?!?,不僅是模范,更是模具,要塑造更多能工巧匠。”王浩名如是說。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宋霞
編輯/胡克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