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寧夏回族自治區勞動模范楊澤華:把平凡工作做到極致
寧夏日報記者 馬雨馨
5月16日,在寧夏西北駿馬電機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機電車間里,楊澤華俯身于小型臥式車床前,雙手行云流水般操控著刀具。飛濺的火星為這位專注的匠人鍍上金邊,工裝上的金屬粉塵仿佛勛章,見證著他34年如一日對精密加工的極致追求。
楊澤華現任寧夏西北駿馬電機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機電車間加工班班長,榮膺自治區勞動模范稱號。此前,他已獲得第六屆自治區道德模范、自治區技術能手、自治區“塞上技能大師”、自治區首屆“塞上工匠”、首屆“石嘴山工匠”等稱號,累累榮譽串起了他從普通技工成長為行業標桿的非凡軌跡。
1991年,19歲的楊澤華攥著技校畢業證書,被分配到西北駿馬公司機電車間加工班。面對密密麻麻的操作手冊和陌生機床,一切都得從零開始。起初,復雜的操作手冊和機床結構讓他無從下手,模仿師傅操作的過程中,他沒少犯低級錯誤,也因此沒少被批評。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輸的勁兒,讓他始終保持著從“零”開始的熱情。手勤腦勤的他,主動向師傅請教,修磨刀具、識圖、識別材料,每天都在車間里忙碌到很晚。功夫不負有心人,一般學徒工需要3年學會的技能,他僅用6個月就掌握了,成功出師,并成為班組技術骨干。
隨著工作的深入,楊澤華所在班組面臨的加工任務愈發復雜,材料種類繁多。為了攻克不同材質加工的難題,楊澤華深入研究每種材料的特性,不斷改進加工方法。加工紫銅等軟性工件時,他找到粗糙度超差的原因并改進刀具使用方法;切削硬質金屬時,他掌握了最佳切削角度,有效地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工件的使用壽命……工作之余,楊澤華總在翻閱資料,鉆研新工藝、新技術。多年的工作積累讓他成了“材料翻譯官”,再刁鉆的材質到他手里都會“開口說話”。
在智能制造浪潮中,楊澤華深知光有技術不夠,還得有知識、能創新。于是,他利用業余時間自學取得大專學歷,并通過考核獲得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面對青年員工,他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他的愛徒嚴瓏在他的教導下,在全國車工技術比武自治區選拔賽中獲得第三名,還代表自治區參加了全國比賽。
車間窗外暮色漸沉,數控屏的藍光映著楊澤華眼角的細紋。三十四載春秋流轉,車床的轟鳴聲始終應和著他不變的誓言:“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便是最動人的傳奇。”
來源:寧夏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