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課本里的植物生長周期躍然紙上,當課堂上的農業知識扎根泥土,一場充滿生機的勞動實踐課在校園勞動基地悄然展開。5月15日,武邑宏達高一的同學們走進勞動基地,開啟了一段“田地課堂”之旅。
基地里,麥子、向日葵、西紅柿等農作物分區而立,同學們懷揣著好奇與期待,在不同的種植區穿梭探索。
麥田里,老師化身田間講師,手持飽滿的麥穗,為同學們講解小麥灌漿期的奧秘,“灌漿期是小麥積累養分的關鍵階段,如同同學們儲備知識一樣重要”,同學們圍在老師身邊,時而彎腰觀察麥穗的形態,時而相互交流心得,微風拂過麥田,亦仿佛聽見麥浪的低語。
進入向日葵種植區,多樣的品種,金燦燦的向日葵迎著陽光綻放,蜜蜂落在花盤上,繁忙地采集著花粉。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仔細觀察著花盤的結構,熱烈討論著向日葵的朝向角度,在探索中感受著生命向陽而生的力量。
西紅柿種植區,同學們迎來了“實戰挑戰”——為西紅柿搭架、修剪腋芽。“架子要小心根部,扎深才能穩固支撐植株。修剪側枝要找對位置,避免影響主莖生長……”,同學們認真聆聽要點,從小心翼翼地邊觀察邊操作,到自發組隊有條不紊地忙碌起來,看著搭架修理后整齊的植株,成就感溢于言表。
從理論學習到動手實踐,同學們不僅深入了解了農作物的生長知識,更在田間地頭鍛煉了勞動技能,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當知識與泥土相遇,當課堂與自然融合,教育便有了最生動的模樣。未來,宏達學校將繼續深耕勞動教育沃土,讓同學們在實踐中體驗勞動之美,收獲成長之樂!
編輯:東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