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發現沒有,最近身邊生病的人又多了不少。不少人都在說:自己又陽了。難道新冠又來了嗎?
其實這個也并不是錯覺,確實近段時間感染新冠的人多了。這段時間,公司好幾個同事就都有相關的癥狀。
而且,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2025年4月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讓新冠疫情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數據顯示,3月31日 - 5月4日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陽性率呈上升趨勢,并且在南方的省份檢測陽性率高于北方省份,15歲及以上年齡段陽性檢出率第一 。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保持警惕,科學應對。那為什么南方省份的陽性率高于北方省份呢?
從氣候因素來看,南方氣候濕潤溫暖,近期又多是陰雨的天氣,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相對適宜的環境。
并且南方人口密集、流動性大,公共場所聚集性活動頻繁,給病毒傳播創造了更多機會。
此外,部分民眾防疫措施的疏忽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對新冠的警惕性有所下降,口罩佩戴不規范、日常消毒不及時等問題普遍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病毒的傳播。
對于這輪新冠陽性率上升,病毒本身特性和人群免疫力變化也是重要原因。
當下主要流行的JN.1系列變異株和XDV系列變異株,傳播特點和免疫逃逸能力與之前不同,使得病毒傳播更為容易。
距離上次大規模疫情已有一段時間,自然感染產生的抗體逐漸衰減,疫苗保護效力也隨時間降低。
2025年2月我國經歷了三年來最弱的流感季,人群整體免疫力處于相對低谷,為新冠病毒的再次流行創造了條件。
再加上社會全面恢復正常運轉,人員流動和聚集日益頻繁,尤其是五一假期前后大規模的人員流動,以及天氣轉熱后人們在空調房內停留時間增加、室內通風條件變差,還有國際航班自3月開始逐漸恢復帶來的境外毒株輸入風險,共同導致了此次新冠陽性率的上升。
不過,大家也不必過于恐慌。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指出,全球新冠感染已進入波動性區間,此次感染整體就診人數相較于去年秋冬季高峰存在一定程度降低,不會對醫療資源和人群造成嚴重疾病負擔。
病毒學專家常榮山認為,此次新冠流行即將達到頂峰,并且不會持續太久,預計五月中旬將是波峰區域。
到6月5日前后,全國哨點醫院流感樣病例的新冠陽性率會下降到8 - 10%左右,不會影響高考,預計6月中下旬,全國哨點醫院流感樣病例的新冠陽性率會下降到5%或以下。
但是,有三類人群需要格外注意防范。第一個,就是60歲以上老人們,大家也知道老年人的身體機能下降,免疫力較弱,是容易感染的;
第二個是有基礎病的人,像糖尿病、高血壓、慢阻肺、腫瘤等患者,本身身體狀況不佳,感染新冠后可能會加重病情;
還有第三個就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比如腫瘤放化療期、器官移植患者等,他們抵御病毒的能力較差。
這三類人群一旦感染新冠,發展為重癥的風險相對較高,所以一定要做好防護。
我們該如何做好防護呢?首先,少去人擠人的地方,外出時與他人保持1米的社交距離。
人員密集場所空氣不流通,病毒更容易傳播,保持社交距離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其次,做好個人防護,記得戴好口罩,選擇合適的口罩并正確佩戴,能阻擋大部分病毒。
建議室內場所早晚各通風半小時,讓新鮮空氣進入室內,降低病毒在室內的濃度,讓病毒沒地方藏身。
面對新冠陽性率的上升,我們要理性看待,既不輕視也不恐慌。了解相關信息,做好防護措施,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相信在科學防控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能夠平穩度過這一輪疫情波動。
總而言之,現在就是口罩還是要戴著,尤其是 常去人流量大的地方,比如車站、醫院、商場等,盡量戴口罩吧,回家以后也要勤洗手,不能掉以輕心。
畢竟誰家里都有老人、小孩子,自己做好防護,也是對他們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