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第十屆青春文學獎在南京頒出,來自全球各地的26名青年寫作者收獲了這份珍貴的肯定和鼓勵。
而繼王蒙獲得上一屆“青春文學獎·特別獎”之后,梁曉聲獲得了本屆“青春文學獎·特別獎”。該獎項自去年設立,頒發對象是曾經作為年輕作者在《青春》嶄露頭角,如今已成為文學高峰但依舊筆耕不輟的前輩作家。
“文學從來就是大眾的。”在現場播放的訪談短片中,梁曉聲談起自己與《青春》的緣起,并為《青春》與青年創作者們送上了“讓文學陪伴青春,讓青春回報文學”的寄語。
梁曉聲寄語青年寫作者
1979年10月,《青春》雜志創刊,隨后拉開了“青春文學獎”的序幕。這一獎項從1980年至1984年連辦五屆,王安憶、梁左、韓東、蘇童等作家都曾獲得該獎。2019年,在《青春》創刊40周年之際,停擺了35年的“青春文學獎”重新啟動,定位為全球大學生華語原創寫作類文學獎。
《青春》雜志
由《青春》雜志社主辦的“新大眾文藝的青春鏡像·第十屆青春文學獎頒獎禮”在南京舉行
首次設立“絲路青年獎”
第十屆“青春文學獎”下設小說獎、散文獎、詩歌獎暨2024年度十大校園詩人獎和評論獎,并針對中國境內的外國留學生,世界各國家、地區在校大學生(含碩士、博士)首次設立“絲路青年獎”。“絲路青年獎”旨在推動中國青年與全球同齡人的精神對話,助力世界文學之都建設。
五大獎項共評選出獲獎作品26篇(組),其中小說獎5名、散文獎5名、詩歌獎暨2024年度十大校園詩人獎10名、評論獎3名,以及絲路青年獎3名。
其中,西北民族大學的黃傳安、南陽理工學院的曹晗悅、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的黃人厷、復旦大學的厲佳萱、東南大學的泰國留學生白洛洛,分別憑借《一棵會飛的樹》、《從前慢》、《房子在我的心臟下雨》(組詩)、《未完成的“偵探小說”與已完成的“偵探性”——張愛玲與偵探小說》、《〈生活的戰爭〉——我與西巫拉帕的跨世紀文化對話》獲各獎項的首獎。
活動合影
在活動現場,中山大學教授、廣東省作協主席謝有順,作家、江蘇省作協副主席魯敏,青年評論家、《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劉瓊,《揚子江文學評論》副主編何同彬,就互聯網時代青年作家的創作機遇與新大眾文藝理論的研究與建設等話題展開兩場深度對談。對談由《青春》主編李檣主持。
大學生自己的文學期刊
2023年,《青春》改版為“大學生自己的文學期刊”,在全國220多家公開發行的純文學期刊中,它是唯一一本只發表大學生作品的期刊。在第十屆“青春文學獎”的評選中,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16所全國院校的文學院、系,也給予了專業指導。
《青春》副主編陸萱介紹,“青春文學獎”的評選現為刊評模式,即所有在《青春》發表的作品,都通過初評,獲得了晉級終評的入場券。來稿數據顯示,2024年度,雜志共收到小說來稿6546篇,詩歌15854組,散文4359篇,評論1200篇。其中海外投稿占比12%,呈現出青年文學創作的國際視野與多元生態。
與之前幾屆一樣,本屆獲獎者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涵蓋本科、碩士、博士等不同學歷。從獲獎者的專業分析,除中文、創意寫作等專業外,還有法學、經濟學、民族學、戲劇與影視學等多個專業,更有來自化學、中醫學專業的作者分別獲得了評論獎與散文獎,還有來自壯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的作者結合民族文化的創作,讓“青春文學獎”呈現出多元并包的思想活力。
《青春》雜志
附:第十屆“青春文學獎”獲獎名單
小說獎(五部)
【首獎】作品:《一棵會飛的樹》(《青春》2024年6月刊)
作者:黃傳安 學校:西北民族大學
作品:《門》(《青春》2024年3月刊)
作者:王鵬宇 學校:西南大學
作品:《女孩,女孩》(《青春》2024年3月刊)
作者:向珈樂 學校:河南師范大學
作品:《那日木》(《青春》2024年7月刊)
作者:付梓益 學校:湖北恩施學院
作品:《戈多無處不在》(《青春》2024年10月刊)
作者:花壺 學校:廈門大學
散文獎(五部)
【首獎】作品:《從前慢》(《青春》2024年8月刊)
作者:曹晗悅 學校:南陽理工學院
作品:《風箏懸在天上》(《青春》2024年1月刊)
作者:一禾 學校:濟南大學
作品:《綠蘿》(《青春》2024年1月刊)
作者:任深 學校:河北大學
作品:《銀杏樹下》(《青春》2024年3月刊)
作者:李政豪 學校:北京師范大學
作品:《櫻桃包裹著它的核》(《青春》2024年10月刊)
作者:徐佳 學校:南京師范大學
詩歌獎暨2024年度十大校園詩人獎(十部)
【首獎】作品:《房子在我的心臟下雨》(組詩)(《青春》2024年6月刊)
作者:黃人厷 學校: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作品:《蒸汽船》(組詩)(《青春》2024年6月刊)
作者:姆斯 學校:北京大學
作品:《太陽照在天山上》(組詩)(《青春》2024年2月刊)
作者:安知 學校:新疆大學
作品:《立秋》(外二首)(《青春》2024年4月刊)
作者:莫里 學校:南京大學
作品:《清晨至傍晚的通勤距離》(組詩)(《青春》2024年4月刊)
作者:越子誠 學校:云南藝術學院
作品:《造云工廠》(組詩)(《青春》2024年4月刊)
作者:付煒 學校:香港都會大學
作品:《哦,意義》(組詩)(《青春》2024年5月刊)
作者:衡世敏 學校:四川大學
作品:《什剎海》(外二首)(《青春》2024年5月刊)
作者:覃淑霞 學校:廣西民族大學
作品:《在生活失控的日子里寫詩》(外二首)(《青春》2024年6月刊)
作者:唐璇 學校:湖南大學
作品:《齊物論》(外二首)(《青春》2024年6月刊)
作者:王伍平 學校:惠州學院
評論獎(三部)
【首獎】作品:《未完成的“偵探小說”與已完成的“偵探性”——張愛玲與偵探小說》(《青春》2024年12月刊)
作者:厲佳萱 學校:復旦大學
作品:《江月年年:在幻想與現實之間構筑世界》(《青春》2024年3月刊)
作者:譚露 學校:首都師范大學
作品:《真的是垮掉的一代嗎?》(《青春》2024年9月刊)
作者:朱思妤 學校:浙江大學
絲路青年獎(三部)
【首獎】作品:《〈生活的戰爭〉——我與西巫拉帕的跨世紀文化對話》(《青春》2024年7月刊)
作者:[泰國]白洛洛 學校:東南大學
作品:《休整》(《青春》2024年9月刊)
作者:[馬來西亞]馬嘉綺 學校:南京大學
作品:《在球拍的影子下》(《青春》2024年11月刊)
作者:[馬來西亞]林廷軒 學校:南京藝術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