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5月18日電 (張璐 邱靖雯 楊文強)5月18日,第二十二屆(2024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評選結果公布,由廣州海事博物館與美國橡泉園林圖書館聯合主辦的“遇見黃東:一個清代廣州‘事仔’的大世界”展覽(以下簡稱“展覽”)榮獲國際及港澳臺合作獎。
《遇見黃東:一個清代廣州“事仔”的大世界》展覽。 (廣州海事博物館 供圖)
據悉,展覽聚焦18世紀一位廣州“事仔”黃東的經歷,基于檔案史料模擬黃東的視角,以第一人稱回憶錄的方式介紹他從中國廣州到英國倫敦的所見所聞,用具體的人物、扎實的史料和在地化的故事,構建起豐滿的“大世界”。
“事仔”是粵語詞匯,指的是打雜跑腿的小廝,雇傭“事仔”的老板則稱為“事頭”。黃東是一位在廣州商館區服務的“事仔”。1767年左右,他認識了年輕的英國商人約翰·布萊德比·布萊克,成為他業余研究中國植物的助手。
1770年—1773年,布萊克雇傭廣東畫家麥秀,繪制了一批精美細膩、具有極高科學性與藝術性的植物科學畫,并在黃東的協助下詳細記錄了每幅畫作的創作時間、地點、標本來源、利用方式等信息。這批畫作和手稿在布萊克去世后由黃東帶往英國交給布萊克的父親,成為布萊克家族的私人收藏,后經拍賣入藏美國橡泉園林圖書館。黃東本人也憑借出色的英語水平和知識儲備成為18世紀西方世界認識中國植物及文化的窗口。
據了解,本次展覽由布萊克主持創作,這批珍貴的植物繪畫與手稿時隔250余年首次回到中國展出,在結束廣州的展覽之后“北上”山東青州博物館,后續計劃前往北京中國園林博物館和英國倫敦園林博物館開啟巡展。
據介紹,為確保展覽學術嚴謹性,展覽策劃團隊專程赴美揀選借展展品,與美方保持密切聯系,并邀請《遇見黃東——18—19世紀珠江口的小人物與大世界》一書的作者程美寶教授全程參與展覽策劃,對展覽文本進行審校,又與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緊密合作,為展覽提供有力的學術支撐。
展覽形式設計通過嚴謹的考究,采用多媒體場景融合的方式,隨著黃東的敘述打造出三條時空交匯的脈絡——廣州十三行的市井煙火、遠洋航行的驚濤駭浪、倫敦園林與室內裝飾場景的文化碰撞。通過展覽結尾精心設計的“茅寮”觀影廳,觀眾還能通過微電影與黃東“隔空對話”。(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