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周末晚上好,上周五的時候,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同時出了比較重要的消息,且都和港股相關,正好聊一下。
寧德時代那邊,是周五公告,520那天,也就是下周二,要在港股上市,這個速度,應該說是大超預期的,因為寧德通過聆訊,也就是類似港股的上市審核,是在5月6日,我們在當天的《》里特意聊過,當時提到,可能具體的發行工作,還得個把月的時間,沒想到直接2周搞定,總計耗時不到100天。
從募資規模看,這可能會成為今年以來,全球最大的一筆IPO,而且背后有兩家基石投資者,很有意思。
其一,是中國石化,這個我們之前解釋過,寧德時代后續想發力新能源車的“換電”業務,和中國石化屬于戰略合作,因為中石化有遍布全國的加油站,只要在每個加油站,騰出一小塊地作為換電站,這個商業模式就能跑通一半(剩下的一半,取決于換電模式和超充模式,最終誰更有性價比)。而中石化做這筆股權投資,也相當于戰略性布局了——以后加油站就不叫加油站了,而應該叫“能源中心”,不管是加油、加氣、換電還是超充,都能在能源中心完成。
其二,是科威特投資局,這是全球第五大的主權投資基金,其想法,應該和中石化很像,都是在舊能源和新能源之間,兩頭下注,一邊自己的國家還能繼續挖油賣資源,另一方面賣油賺到的錢,轉化為全球新能源龍頭公司的股權,長期來看,國民的財富能立于不敗之地。挪威、中東等各個靠資源發家的大戶的思路,基本都是一致的。
我覺得,上面中石化和科威特的投資思路,我們普通人也是可以借鑒一下的——比如你的工作、生活、資產都在中國,這時候你適度增加一些海外資產,就是一種合理的再平衡;又比如你的工作領域有兩家寡頭,屬于長期來看可能是你死我活的關系,這時候假如你在A公司上班,那么就不妨同時買點B公司的股票,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另外,我們上次聊寧德時代赴港上市的時候,就提到過三條主線:
一是國內企業出海的步伐會加快;二是優質股權投資大時代的來臨;三是港交所爭奪優質上市公司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把寧德時代的上市進程壓縮在100天以內,且特意放在520當天,無異于香港向所有美股、A股上市的大陸公司傳遞的愛意。
另外,大伙兒可以注意一下,正常來講,寧德時代需要在上市三個月之后,滿足恒生指數公司的季檢條件,才能進入恒生科技等指數,但港股還有個快速納入機制——假如寧德時代在上市首日的收盤市值,進入恒生科技指數現有成分股前10名,則最快可在上市后第10個交易日(6月初)被納入。這樣看來,似乎沒啥壓力。
寧德時代是可能被納入恒生科技,而比亞迪,則是板上釘釘了。
恒生指數公司,周五晚上,公布了這個季度的季檢結果,恒生科技指數調出閱文集團,調入比亞迪。
閱文集團,是騰訊文學和盛大文學整合而成的,大家日常用的微信讀書,就屬于他們旗下的。
這個調整,可以從個股和指數的兩個維度去看。
個股方面來看,對比亞迪來說,肯定算是一個利好,這么多跟蹤恒生科技的指數基金,會被動加倉比亞迪,調入的生效日是6月6日,屆時比亞迪港股的尾盤可能出現明顯的上翹——外資習慣于尾盤一次性買入,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指數層面來看,按照恒生二級行業劃分,目前恒生科技指數中,汽車行業的占比是12.16%(蔚來、理想、小鵬),下圖;但事實上,下圖“資訊科技器材”里的小米(占比8.45%)、比亞迪電子(比亞迪子公司,做智能汽車這塊,占比1.12%),至少一半的市值都是汽車屬性給的,也就是說,比亞迪調入恒生科技后,恒科里的汽車概念,至少會超過20%。
汽車行業今晚有個消息,上峰提到,近期發布了《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明確表示:
“公務用車實行政府集中采購,應當選用國產汽車,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
在調入比亞迪后,再加上潛在的寧德時代,以及恒生科技里目前的騰訊、小米、阿里、京東、美團、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蔚小理、快手、網易、B站、美的,等等,這些都幾乎是,全國能上市的公司里面,競爭力最強的一批企業了。
目前,掛鉤恒生科技指數的基金,一共為1146億,下圖,其中最大的一只,為華夏的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規模274億。
與此同時,掛鉤滬深300、A500、中證500、科創50的ETF,分別為1.2萬億、3000億、2100億、2000億左右,剔除國家隊后,各個指數的市場化資金持倉,基本就在1500-3000億之間。
我個人覺得,至少從指數成分股的競爭力來看,和上面幾個A股寬基比較而言,相對來說,恒生科技指數掛鉤的規模,仍然有不小的上漲空間(當然,不少港股科技和港股互聯網的指數產品,有一定的分流)。
目前,表韭全球和表韭量化,均持有恒生科技指數ETF的聯接基金,013402。
再和大家盤點一下,周末比較重要的三個金融行業的新聞。
1、國壽,大基金計劃開始增配。
國壽自己說了兩個事。
其一,是和新華一起出資的,200億私募大基金,鴻鵠二期,近期準備入市,“主要聚焦大市值、流動性好和較高市場影響力的優質上市公司,通過長期持有此類資產,進一步發揮長期資本、耐心資本作用”,其實之前新華在一季報的說明會上已經說了,目標就是在A500指數里,尋找高股息的大公司,可以是A股,也可以是這些上市公司的港股標的,利好的方向是明牌。
其二,是表示,上周,5月13日,監管又批復了國壽的第三期私募大基金,形式和之前的一期、二期,都是類似的。
這件事意味著,我們之前說過的,這些保險體外私募大基金的模式,已經從試點,轉化為近乎于常規模式了,后續同樣風險偏好、投資目的的資金,還會源源不斷的到來。
2、周五晚上,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
這個辦法,有兩個需要注意的點。
其一,是審核效率提升,建立“2+5+5”簡易審核程序,符合條件的重組交易審核周期,從傳統數個月壓縮至最快12天;
其二,允許上市公司在48個月內分期支付股份對價,后續發行無需重復審核,這是為了緩解收購方的短期流動性壓力,以及規避收購過程中因市值變動造成的風險。
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大家只需要知道兩點就行。
第一,這個辦法,利好龍頭公司,不管是加速審批,還是分期支付股份對價,實際都是對收購方有利,實際就是為了加速龍頭公司,進行產業的整合,我們的建議一樣——擁抱優質股權投資的大時代,打不過大企業,就加入他們。
第二,方便大企業收購,實際也是為了給科創企業更多的融資途徑以及退出通道,包括之前給興業、招行等批復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其實也是為了方便科創企業的融資,讓股份制銀行這條鯰魚,可以直接參與到科創企業的股權融資中去。
3、中國減持美債。
周五美國財政部發布的消息,3月,中國減持了189億的美國國債,持倉降至7654億,是今年首次減持,減持之后,從第二大美債持有人,成為了第三大(第二大變成了英國人)。
與此同時,大家可以看到,央媽連續六個月增持黃金。
即使不說這是去美元化,也可以稱得上,是央媽對資產負債表的再平衡。
這對我們普通人的啟發也是一樣的——盡可能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就聊這么多。
求贊、在看。
祝大家新的一周順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