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占福曾用血肉之軀堵住敵人兇猛的機槍眼,為戰友爭取寶貴的勝利,譽為“黃繼光式的戰斗英雄”,讓我們了解一下英雄的感人事跡。
馬占福,1966年在青海省大通縣塔爾鎮河州莊村的一個回族家庭中出生,從小就有一個參軍的夢想,曾在一篇得獎作文中這樣寫道:“長大了參加人民解放軍,當一名威武的軍人去保衛祖國。"
1984年鐘聲敲響,剛滿18歲的馬占福,決定參軍,希望能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經過層層篩選,榮幸地成為解放軍第47軍第417團4連1班的一員。
在部隊中,馬占福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每一次訓練中,軍事考核中屢創佳績,他的名字總是與優秀緊密相連。
1986年,馬占福所在的部隊接到前往老山前線執行“黑豹行動”的命令,這是一次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關鍵戰役,旨在清除越軍前沿的堅固火力點,為后續的軍事行動創造有利條件。
在這次行動中,馬占福作為爆破專家,被挑選進入突擊隊,肩負起執行爆破任務的重任。接到任務的瞬間,馬占福的心情與其他戰友一樣變得異常沉重,心里明白,這次行動極有可能面臨生死考驗。
當時,馬占福給父母寄了一枚手榴彈環,并在信中深情寫道:“爸、媽,這是我上前線投向敵人的第一顆手榴彈,現把這個環寄給你們,留下作個紀念吧!"。
1987年1月,馬占福所在的突擊隊接到向越軍310高地發起沖鋒的艱巨任務,戰斗前的準備階段,馬占福與戰友們一同在陣地前沿默默潛伏長達28個小時。
在這漫長的等待過程中,馬占福等戰士克服饑餓的煎熬、刺骨的寒冷以及蚊蟲無休止的侵擾。七點鐘一到,我軍炮火傾瀉而出,宣告著戰斗的號角已經吹響。炮火停歇之后,馬占福和他的戰友們就像脫韁的野馬向敵人的防線發起沖鋒。
不幸的是,在突破的過程中,馬占福的腹部被敵人的子彈擊中,鮮血瞬間流了出來,他憑借著鋼鐵般的意志,強忍著難以想象的疼痛,迅速簡單處理傷口后,再次投入到激烈的戰斗中。
馬占福鼓足力氣,艱難地向另一座防御工事爬去,啟動爆破裝置,準備執行至關重要的最后一擊。當時,敵人的火力異常強大,使得戰友們難以向前推進。
在這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馬占福做出一個令人震撼的決定,他用自己的身體作為盾牌,擋住敵人猛烈的機槍火力,同時用盡全身力氣,將爆破裝置塞進敵人的據點深處。
盡管敵人拼命試圖將爆破裝置推出,但馬占福以頑強的毅力一次次將其頂回,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他與碉堡內的五名越軍同歸于盡。
馬占福的英勇行為,為戰友們贏得寶貴的進攻時間,這位英勇無畏的戰士,年僅20歲永遠地倒在戰場上。
當馬占福英勇犧牲的消息傳來,戰友在整理他的遺物時,意外發現一封他寫給母親的遺書。在這封信的字里行間,流淌著他對雙親深深的歉疚與不舍,更洋溢著他對偉大祖國滿腔的熱愛。這份遺書讓戰友們的淚水如泉水般涌出,為這位年輕英雄的早逝而痛心不已。
此后,戰友們懷著沉痛的心情,為這位勇敢獻身的戰士組織一場莊嚴的告別儀式,讓他的遺體在云南烈士陵園得以安息。
馬占福的英勇事跡迅速在全軍范圍內傳播開來,榮獲“一等功”的崇高榮譽,更被追授為“黃繼光式的戰斗英雄”,這一崇高的稱號,是對他無畏精神的永恒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