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人,怎么老是胡攪蠻纏。說了這塊地不批給你,誰來也不行,這里我說了算!”福建某縣委大院里,一名衣冠楚楚、干部模樣的人吼出這句話,而他對面,是開國上將王震將軍。
王震為什么會在這里?后來事情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本來王震在新疆搞建設,這一年卻被毛主席一個電話調到福建修鐵路,那是1954年,抗美援朝戰爭剛剛平息。美國的第七艦隊仍然停留在臺灣海峽附近,蔣介石“反攻大陸”的算盤仍舊打得山響。
福建作為和臺灣隔海相望的省份,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央希望能把福建建設成堅固的堡壘,僅僅是堅固,還是不夠,還需要能有聯通其他地方的補給線,這樣才能保證戰時后勤。
這樣的情況下,造鐵路成為必然。福建多山地,建國以前,一條鐵路也沒有。福建的地理條件,修鐵路很困難,這時毛主席點了王震的將,讓他帶兵趕赴福建,修建鷹廈鐵路。
這條鐵路從江西鷹潭連接福建廈門,不僅僅是普通的運輸路線,也是戰時的后勤保障線,對當時的中國來說,舉足輕重。王震將軍迅速集結十萬大軍,到福建就開展修路工作。福建山多,王震采取的方式就是遇山開路,逢水搭橋,有困難也要上。
當時的福建各個山之間,隨時都能聽到開山炸山的聲音,哪里炮聲密集,說明那里進度很快。所有的工作都布置好以后,王震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監督管理上來。他經常四處走走,看看進度,也經常到戰士們中間問問,有沒有碰到什么困難。
有一次他到一個縣城視察,發現這個縣一天也聽不到幾個炮聲,稀稀疏疏的爆炸聲,說明這個縣的進度不夠快,王震決定去看看是什么原因。
等王震看到戰士們的居住環境后,內心很憤怒。他沒想到這個縣竟然會給修路的戰士們這樣的地方休息。睡的是竹板床,窗戶漏風,沒有洗漱區,戰士們只能用水桶拎水洗漱。
福建的冬天不像北方那么冷,但也不暖和,很多戰士都生病了,御寒的大衣不知道為什么一直沒有發到位。
王震當時便給鐵道部黨委反映,要求他們的大衣馬上及時發,要立即找地方給戰士們蓋宿舍,保證基本生活需求。雖然直接劃地蓋宿舍也可以,王震左思右想,決定還是先跟當地的政府商量一下。
有人打了好幾次電話找縣長,都被告知縣長公務繁忙,不在辦公室,王震決定自己去縣政府找找看。
王震一直穿著樸素,走在街上跟任何一個街頭大爺沒有區別,走進政府大院,碰到一個干部,問他“縣長在不在?”
那個人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問來人是找縣長是要談土地和住房問題時,說道:“縣長不在?!比缓蟪隽碎T。王震只得轉身走,經過門衛,守門的大爺問他找誰,他說找縣長,門衛說,剛剛那個干部就是縣長。
王震一聽很生氣,還是耐著性子等到中午,縣長回來發現那人還在等他,很不耐煩,于是就發生了本文開頭那一幕。
縣長威脅王震,說要把他送警察局,真的叫來一輛警車,跳下兩個警察,不由分說就拽著王震的胳膊,帶上手銬。他們帶著王震往外走時,碰到許清順專員,一直等在外面的警衛員也沖了進來。
許專員看到王震,忙讓警察把手銬打開,不停說:“王司令,讓您受驚了!”這時縣長才反應過來,頓時嚇得說不出話來。
后來,這位縣長被撤職,建宿舍的地也及時批下來。戰士們沒有后顧之憂,加快建設速度,鷹廈鐵路以最快速度建好,為福建的“護城河”再添一道屏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