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走親”的交流模式,上海走出了一條公共文化服務“親民惠民”的新路子。記者了解到,民星文化聯盟——群文團隊“文化走親”惠民展演項目自開展以來,吸引了逾百萬人次線上線下參與。
5月18日,民星文化聯盟“文化走親”專場活動暨第十一屆“誰是舞林高手”舞蹈展演在長征社區文化中心劇場舉行。此次活動以“藝脈相承·舞動共融”為主題,邀請來自各區各街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優秀群文團隊參演,結合專業院團的專家現場點評,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基層。
自2013年以來,上海市民文化節以一年一度的“城市美育日”開啟全城精彩。十余年間,培育各類具有區域文化特色、反映時代風貌的百強團隊和個人近萬支(名)。為更好地把這些優質群文團隊資源組織好、依靠好、發揮好、展示好,上海市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協會以“共建聯盟平臺、共享優質資源、共抓服務保障、共創品牌活動”為宗旨,牽頭創建了以全市兩百余家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及其優秀群文團隊為核心的民星文化聯盟。
參與此次專場活動的舞蹈團隊都曾榮獲上海市民文化節“夢想舞蹈團”“廣場舞百強舞蹈隊”等稱號,是上海市基層群文團隊中的佼佼者。開幕儀式上,各團隊代表獲贈了主辦方準備的“文化走親”紀念杯和“文化使者”證書,證書內頁“以足尖寫詩,用靈魂傳燈”的題詞,詮釋了舞者作為文化信使的使命;嘉賓們共同啟動了2025年民星文化聯盟“文化走親”活動,寓意藝術薪火將在更廣袤的土地上綿延。上海市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協會負責人表示:“文化走親,親在血脈相連的深情,親在美美與共的襟懷。在社會大美育的背景下,這樣的走親+展演的形式很好地詮釋了公共文化的互惠與共融。”
演出現場,普陀區長征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新長征藝術團的《云裾驚鴻》,舞者們用輕盈而優雅的舞姿讓觀眾在欣賞美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內涵;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城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海尚男舞團的舞蹈《熱烈》,以統一的紅衫黑褲、大氣的造型、英姿颯爽的舞姿,充分展現了男子豪邁的氣魄和海派文化開放包容的底色;長寧區天山路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天之星舞蹈隊的《颯影》,以上海時尚都市為背景,結合了蒙古族舞蹈、愛爾蘭踢踏舞兩種富有節奏感的表演形式,展現上海都市海納百川的文化氛圍;閔行區虹橋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美阿里舞蹈隊的舞者們身著色彩鮮艷的朝鮮族民族服飾,背著長鼓,一邊跳舞一邊擊打著鼓面,節奏明快有力,最后以飛速旋轉結束了高難度的朝鮮舞《鼓秀春色》……精彩節目輪番上演,美輪美奐,令觀眾意猶未盡。
為提升基層群文團隊的表演技能和專業水平,本次活動特邀一級導演、上海歌舞團原副團長王菁,一級導演、上海歌舞團創作室主任吳歡,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編導系主任余霄等專家現場點評。每輪展演結束后,專家從編舞創意、舞姿動作、情感表達等維度,為團隊提出了“一對一”的提升建議方案。浦東新區陸家嘴街道夢蝶舞蹈團負責人感慨地說:“專家的指導讓我們對非遺與現代融合有了更深理解,這種專家資源直達基層的機會非常珍貴。”王菁老師也感言道,群眾文化的根脈在民間,呵護好他們的熱情就是守住上海公共文化的基本盤。
此次活動由長征鎮人民政府與上海市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協會聯合主辦,獲得了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群眾文化項目扶持資金資助。民星文化聯盟自成立以來,文化走親步履不停,持續創新全市優秀群文團隊交流模式。此次專場活動攜手長征鎮“誰是舞林高手”展演,賦能其品牌煥新升級,打破傳統競賽框架,轉型為交流互鑒平臺,以文化走親搭建共融之橋,以專業優質資源滋養基層土壤,為上海群眾文化發展注入新活力。
演出當天,來自浦東新區陸家嘴街道,靜安區南京西路街道,黃浦區五里橋街道,徐匯區徐家匯街道,長寧區華陽路街道、程家橋街道,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等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群文舞蹈團隊齊聚一堂,以《鼓韻山歌頌恩情》《繡》《快樂旅游》《玉蘭花開》《蘇州河上一座橋》《五星紅旗》《颯》《煙雨樓臺》《楚腰》等作品,展現了海派風情、非遺傳承與現代創新的碰撞。普陀區文旅局公服科科長謝義表示:“展演形式讓舞蹈藝術回歸群眾文化健康快樂的本真,讓每一支舞蹈作品都成為城市文化的生動注腳。”
展演尾聲,全場觀眾與舞者共同參與《百花爭艷》踏歌起舞即興表演,打破舞臺與看臺的界限。燈光流轉間,市民與舞者攜手律動,將活動推向高潮。“這一刻,舞蹈不再是表演,而是城市心跳的同頻共振。”長征鎮副鎮長沈燕的感受充滿詩意。
未來,民星文化聯盟將繼續以文化走親為紐帶,扎實開展公共文化“親民惠民”服務,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書寫城市文化共融新篇章。
原標題:《逾百萬人次線上線下參與,上海以“文化走親”讓優質資源直達基層》
欄目主編:邢曉芳
來源:作者:文匯報 李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