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家都聽過四個字叫做:國富民強;可是在現實中和歷史上,我們卻經常看到另外四個字——國富民苦!
我們今天為了更好的研究和探討“國富民苦”的問題,所以就拿美國來舉個例子。這樣大家也就可以更容易看清楚和看到本篇文章了。
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今天的美國到底富不富、到底強不強呢?
雖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認、不愿意面對;但是無情的事實卻告訴我們:今天的美國依然很富裕、依然很強大,而且是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之一而是唯一。
關于美國的富裕和強大問題,我就不想寫那么多、那么詳細了。
2024年的時候,美國的名義GDP總量,沖到了29.18萬億美元;這是什么概念呢?答案是穩穩的世界第一。
排名第二的GDP是18.94萬億;第三是4.66萬億;第四是4.02萬億;第五是3.85萬億。
簡單點說就是:第二名到第五名加在一起,才能和美國掰一掰手腕。
那么人均GDP呢?其實也很嚇人。美國人口,大約3.35億,這么一算的話,美國的人均GDP高達8.7萬美元。
美國除了GDP總量和人均GDP很厲害以外,其余的方面也很厲害,例如:軍事實力全球第一;高科技企業實力全球第一;各種綜合影響力還是世界第一。
別的不說,大家就看看這次特朗普的中東之行,恐怕就知道美國的影響力和強大實力了!
有網友算了一筆賬,這次沙特10000億美金(開始6000億,第二天追加4000億);卡塔爾12000億美金;阿聯酋14000億美金。
特朗普的這次中東之行合計拿到了36000億美金的投資;這簡直是妥妥的賺翻了、贏麻了!
那么如此強大的美國,其國內有沒有窮人呢?有沒有過得非常辛苦的底層人民呢?答案是當然有了,而且是大有人在。
現在美國的很多底層人民,甚至是一部分中產,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和壓力山大。
這些人里面包含有:失業的工人,大城市里打零工的服務員,背負沉重學生貸款的年輕人,付不起高昂醫療費用的家庭……
這樣的故事比比皆是;大家如果不相信的話,隨便在網上搜索一下,估計幾天幾夜都看不完。
當然了,我們前面已經特別交代過了:拿美國出來說事兒,只是為了讓這篇文章讓大家看到而已。
我們今天研究的核心問題還是:為什么很多時候國家看起來很富強,可是生活在這個國家里面的人民卻過得很辛苦、很艱難呢?
我個人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四點!
第一,首先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一個事實,那就是:國強并不完全等于民富;也就是國強和民富之間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和關系。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除了美國是這種情況以外,歷史上和現實中還有很多國家也是如此。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年的蘇聯強不強呢?當然很強大,其軍事實力完全可以跟美國一較高下。
可是當時很多的蘇聯普通民眾連買個黑面包都要排隊;很多蘇聯人連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無法滿足。
第二,假設一個國家的財富是一個定量的話,那么分配就是一個關鍵的變量了。
簡單點說就是:分配模式、分配制度決定了國強和民富之間的關系。
如果一個國家把大部分的財富通過制度分配給了極少數人,那么剩下的普通人必然就不會富,甚至日子會過得很艱難了。
第三,很多時候國家是不太愿意讓普通人很富裕、日子過得很輕松的。
這么做的原因大概有兩點:
一是,普通人在完全的飽暖之后就容易胡思亂想、甚至會去主動爭取自己的權利;這樣顯然是不太利于穩定的。
二是,一個人只有需要不斷努力奮斗才能解決基本生活問題的時候,他才會不斷的努力、他才不會去搞出其他的事情。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如果大家不懂的話,可以推薦一本書給大家看看——商君書。
第四,在現實中,大部分國家的普通人雖然也想富裕、也想過上好日子,可是現實卻是無比殘酷的。
即使國家有很多錢、國家掌握了很多財富,但是普通人卻并沒有掌握到“分蛋糕”的那把刀。
說白了就是:國家有錢是國家的,普通人并沒有享受到國家的紅利。
總之一句話,國強并不等于民富;國不強也并不等于民就一定不富!
現實中很多看起來不太強大的國家,其實他們的民眾卻非常的富裕,例如:瑞士、挪威,還有一些很多人看不起的歐洲小國們等等。
最后我想說,“美國”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強大,但是美國的民眾卻依然過得很辛苦,其實本質原因只有一點,那就是分配模式和制度出現了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