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準“良方”,促無障礙“醫”路通達
本報訊(記者劉立新 通訊員李凈雪 張曦冉)“別小看這段坡道,它可解決了我們看病的大難題!”近日,在某醫院門診樓前,殘障人士吳先生一邊熟練操作輪椅沿著坡道平穩滑下,一邊向來訪記者講述無障礙改造帶來的便利。醫院無障礙設施從“無”到“有”的轉變,源于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片區檢察院(下稱“鄭州自貿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督促規范基層醫療機構無障礙設施建設行政公益訴訟案。
2023年10月,該院接到“益心為公”志愿者提供的線索,稱醫院出入口設置不合理,殘疾人坐輪椅無法正常通行。該院立即啟動公益訴訟立案程序,組織干警對轄區基層醫療機構無障礙設施建設情況開展調查。經實地走訪發現,部分醫療機構存在輪椅通行不暢、電梯缺乏抵達提示音、收費處及取藥口未設低位服務臺且無專人引導等情況,給殘障人士就醫造成不便。
2023年11月,該院向相關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對轄區基層醫療機構無障礙設施建設不規范問題進行依法整治。
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行政機關迅速組織專家實地討論整改措施,對建議所涉及基層醫療機構存在的4類問題積極整改,通過增加導醫,增設電梯抵達提示、設置殘障人士專用無障礙升降臺、張貼警示標識,改造斜坡、加裝安全扶手,設置殘障人士無障礙衛生間等方式,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2024年1月30日,該院邀請鄭州市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殘障人士代表舉行聽證會。此次聽證會采用“現場公開聽證+體驗評估驗收”模式,與會人員走進門診樓,沉浸式體驗無障礙電梯、低位服務臺等設施,仔細檢查各項無障礙設施細節,認真評估整改成效。
“經過剛才的親身體驗,我們真切感受到無障礙改造為殘障人士帶來的方便。”“希望檢察機關立足公益訴訟履職,進一步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經評議,聽證員們一致認可醫療機構無障礙設施整改效果,并提出寶貴建議。
“特殊群體一直是全社會重點關注、關心、關愛的群體,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值得點贊!”參與聽證活動的鄭州市人大代表栗亞冰感慨地說。
此外,針對辦案中發現的殘障人士權益保障不到位等問題,鄭州自貿區檢察院主動對接鄭東新區殘聯,共同會簽文件,雙方在信息共享、線索移送、聯席會議等方面建立長效協作機制,形成殘障人士權益保護合力。(劉立新 李凈雪 張曦冉)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