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革,曾經的船舶工業遺產正經歷著轉型需求。一些船塢與輪船的改造,也不再是簡單的空間利用,而是工業遺產與當代新空間的對話,重構了公眾對公共空間的認知。《澎湃新聞·藝術評論》定期盤點在全球范圍內完成的部分建筑作品,本期聚焦上海黃浦江畔的“浦之星”躉船改造案例,西岸夢中心的船塢改造,蘇州市吳江區善灣村的船塢改建項以及日本瀨戶內海的捕魚船改建項目。
在上海黃浦江邊的東昌路一號,一艘承載著創新與傳承的躉船——“浦之星”褪去昔日舊裝,近日以嶄新的面貌重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躉船“浦之星”的前身是“海龍海鮮坊”,是曾經滬上知名的船宴場所,是1990年代上海老饕心中濱江餐飲地標,承載著無數家庭的團圓記憶,婚宴的喜慶,也見證了浦東的發展與變遷。
躉船“浦之星”
“浦之星”是一艘高達四層、總面積達8761.7㎡的“巨輪”,歷經了三年改造。這一船體的外觀由設計團隊SUL公司負責,拓展了船艙內的景觀視野。270°全景玻璃幕墻展現了浦西外灘萬國建筑群的典雅與浦東陸家嘴金融中心的現代繁華。
項目結構改造現場
對于躉船改造,需要解決好的是船舶結構的原拆新建,以及在保留歷史脈絡的同時發揮出新船景觀的問題。國客中心工程技術部負責人張德年說,“最難的部分是在進塢改造之前的減載作業,由于歷年不斷改造的設備及裝飾,導致船舶超重,無法滿足拖帶要求,經過多方論證,決定先對船舶在原址進行部分拆除作業。” 據悉,該躉船于2021年進塢檢驗,并于2022年拖至崇明江南造船廠進行修復和經營性改造。2023年,完成船體改造的躉船,安全拖航回到東昌路碼頭開展內部裝修工程。
躉船脫離東昌路碼頭
完成船體改造的躉船被拖回東昌路碼頭
改造完成的“浦之星”以“清游船宴”為內核,將中國傳統游船文化,如乾隆下江南的“船菜”傳統與現代商業空間結合。“浦之星”負責人朱翔表示,“在這里,左邊是外灘,右邊又是陸家嘴,前者展現的是歷史,后者則是未來,希望公眾可以在這里感受到上海的文化精神。”據悉,“浦之星”也是全國首個躉船改造案例。
改建完成的“浦之星”
在上海,與船相關的改造案例不僅限于躉船,城市中的船塢則是常被改造的對象。例如,上海西岸夢中心的北區船塢曾是上海水泥廠的水運停靠設施,近期經過現代化改造后,以“夢船塢”的名字出現在公眾眼前。
在改造中,設計團隊保留了船塢的歷史結構,同時拆除了原有的圍護結構,用玻璃幕墻和鋁板對頂部空間進行了必要的圍合,讓這個空間完全開放。這一改建,讓船塢的歷史風貌得以保留,同時也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再次呈現于濱江步道邊。船塢的設計還特別強調了與水的互動,通過設置親水平臺和觀水空間,增強了人們與黃浦江的聯系。
上海西岸夢中心的“夢船塢”
上海西岸夢中心的“夢船塢”
在蘇州,吳江區善灣村的船塢則被改建成了民宿。這一船塢民宿由goa大象設計改建,用以滿足人們的就餐、住宿等需求。該場地南側的天然水埠碼頭,勾起建筑師對江南水鄉船只簇擁景象的聯想。“芳青水碧,緩棹蓬舟”的畫面是每一個水鄉居民的兒時回憶,因此建筑師以烏篷船作為設計的出發點,提取其拱形頂棚的形體特征,轉譯為建筑的拱形屋頂。
船塢民宿
船塢民宿入口處立面
與游船在岸邊停泊類似,民宿也作為訪客停留的目的地。帶給公眾一定的在地體驗。船塢民宿的餐廳處于一層的臨水面,占據著觀景位置。餐廳地面相較水面有0.3m的下沉,游客置身其中,猶如置身在和水鄉居民的共同記憶中的船艙里。
日本瀨戶內海的“gunt?” 客船
在日本瀨戶內海上,漂浮著一艘小型“客棧”。這是一艘取名為“gunt?” 的客船,由一艘老舊的捕魚船改建而成,匯集了餐飲與居住的功能。“gunt?”在當地方言里是一種棲息在瀨戶內海的小螃蟹,因味道鮮美,漁夫們經常拿它來煮味增湯。客船的設計者是日本的建筑師堀部安嗣,他希望這一“漂浮的客棧”能夠濃縮瀨戶內海的傳統和文化。
“gunt?” 客船內部
改建后,船體除了用鈦鋅合金搭建的屋頂以外,整個外立面都采用了銀色的涂裝。船體的設計元素來自瀨戶內海諸島的瓦屋頂村落,船身的主要原材料大多是當地木材,頂部打造為和風傳統的切妻式設計。
在當下,輪船及船塢的改造不再是簡單的空間再利用,而是一場工業遺產與當代空間的對話,這些設計案例的出現,也重構著人們對于生活空間的認知。在一些即將開啟的案例中,則有如英國蘇格蘭克萊德河南岸的一座廢棄了36年的船塢,近日被BBC報道將全面恢復運營。
蘇格蘭克萊德河南岸的廢棄船塢即將迎來改造
這座船塢將被用于船舶的維修、保養以及翻新工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服役于1933年的“TS Queen Mary”號郵輪的改造項目,已確定將成為該船塢重啟后的首個重要任務。如今,這一船塢正迎來重啟時刻,船塢四周將依照歷史設計進行細致的重裝,而原有的閥門、管道等基礎設施也將得到恢復。該項目不僅是碼頭綠色改造的重要一環,也是自2023年起的綠色改造之旅的正式開啟。為此,與船有關的工業遺產改造故事還將繼續。
(本文部分內容綜合自建日筑聞、青年建筑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