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 月,一名黑客對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發動網絡攻擊,被發現在數天內一直潛入該大學的計算機網絡中,但未被發現。網絡安全公司 Fox-IT 對此次黑客攻擊事件的調查證明了這一點,不過目前還不清楚此次襲擊的幕后黑手是誰。
在發現網絡攻擊幾個小時后,該大學于 1 月 11 日星期六夜間至 12 日星期日關閉了網絡,大學的教學因此幾乎停頓了一周。學生無法訪問他們的電子郵件和學習資料,這意味著考試不得不推遲。
黑客最有可能的目的是制造數字劫持事件,即所謂的勒索軟件攻擊。這意味著攻擊者以數字攻擊方式鎖定了計算機網絡,只有支付贖金后,文件才會重新可以打開。
該大學在最后一刻設法阻止了此事的發生。 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的格魯特豪斯( Patrick Groothuis )說:“晚上 9 點剛過,我們的員工就收到黑客入侵我們網絡的信號。半小時內,我們就有八名員工投入應對?!?/p>
這是一場貓捉老鼠的游戲,他說。當黑客試圖進一步滲透到網絡中時,大學則試圖“將他趕出網絡”。
當黑客明顯獲勝時,大學決定將網絡下線。大約在那個時候,黑客試圖獲取備份。在黑客試圖進行勒索的時候,這一點是關鍵的。
格魯特豪斯說:“面對這種情況,你可以做的就是兩件事:支付贖金或恢復備份。我們每晚都會備份,所以這次的數據到周五為止都還在。如果被黑客竊取了,后果可就不堪設想了,損失可能非常巨大。當時真是危急萬分?!?/p>
調查顯示,黑客利用竊取的密碼侵入了大學的網絡。這件事發生在 1 月 6 日星期一,網絡襲擊發生前五天。
攻擊者很可能使用了在暗網(互聯網的地下部分)上找到的登錄詳細信息。通常這些類型的帳戶會被賦予額外的安全層,因此,除了登錄名和密碼之外,還需要額外的代碼。但該網絡這種安全措施并未建立,因此,黑客只需要登錄的詳細信息。
幾個月前,埃因霍溫理工大學也收到了一份報告,稱其登錄信息被盜并已上線。格魯特豪斯說,隨后,賬戶的所有者被要求重置密碼:“事情確實如此,但他們又重復使用了舊的密碼,因此,沒有采取任何的技術措施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格魯特豪斯表示,大學希望今年夏天解決這些問題。
該大學正在公開其調查研究成果,希望其他人能夠從中吸取教訓。
五年前,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特大學也遭遇同樣的事情,遭到勒索軟件的攻擊。該大學隨后以比特幣支付了 20 萬歐元的贖金,部分加密貨幣后來被追回并扣押。由于比特幣的價值大幅上升,該大學收回了相當于 50 萬歐元的資金。
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荷蘭
微信號 : hollandone
網站:www.hollandone.com
郵件:info@hollandone.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