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5月19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蘇靖駒)“出發時明明選擇了甘坑古鎮北門P2停車場,但到達的時候卻變成了其他地方。”前不久,一市民向深晚記者報料稱,他在使用高德地圖導航時,軟件在未經提示的情況下將他導到了約2公里外的另一處停車場,導致他錯過了和人約定的時間。
用戶評論兩極分化
收到這一線索后,記者在高德地圖中找到了這一地點定位,發現用戶評論中既有如“停車方便,車位充足”“位置夠多,特別好找”的正面評價,也有多個用戶反映“距離甘坑古鎮1.7公里”“離大門還有2公里,太遠了點吧”。記者使用該地圖的測距功能,發現這一停車場距離古鎮北門僅200米,那么用戶評論中的2公里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記者來了一次實地測試。在導航軟件中搜索“甘坑古鎮北門P2停車場”并成功找到這一定位后,記者開啟導航駕駛前往。導航結束后,記者發現終點位于甘李二路和甘李三路交會處的中海信創新產業城,預料中的甘坑古鎮不見蹤影。再次導航顯示,此處距離甘坑古鎮還有1.9公里。但在全程導航中,軟件并沒有發出明顯的修改終點的提示,抵達終點后,軟件也并未提醒用戶終點與導航目的地不是同一地點。
反饋之后沒有回音
事實上,記者以往也曾有過類似的導航體驗。在一次前往龍崗兒童公園的行程中,該軟件同樣在沒有明確提示的情況下,將終點改成了龍平西路與延著路交會處的一處停車場。當天,記者預約了公園的停車位,而該停車場距公園還有1.3公里的路程。
在“龍崗兒童公園”的導航點評論中,同樣有市民反映因為地圖定位不準確導致出行體驗極差。
記者嘗試將導航不準確的情況反饋給高德地圖,結果顯示,在提交后一分鐘內軟件便顯示“提交成功”“開始處理”“處理完成”,此后便再無新的處理進展。
用戶應有選擇權
為什么軟件沒有把車主帶到設定的目的地?業界專家分析,可能存在導航軟件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另外,也可能因車流高峰觸發軟件的分流算法,導致其自行更改目的地。
部分受訪市民向記者表示,雖然導航軟件變更到達地可能受交通環境的影響,但也應該讓用戶知情,把選擇和判斷的權利交給用戶。
廣東卓建(龍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洪國彬律師認為,導航軟件在變更目的地的過程中沒有通過明顯的方式告知用戶,存在侵犯用戶知情權的情況。相比武斷地替用戶“做決定”,導航軟件更合理的做法是告知用戶變更選點的原因,也可以展示終點附近多個停車場供用戶進行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