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開導航,再也不用頻繁看手機了?
日前國內知名AR設備廠商Rokid宣布,與高德地圖達成戰略合作,將發布首個全場景智能導航應用,將Rokid的AI+AR能力與高德地圖的空間智能進行融合,以「語音+視覺+環境感知」模式,重構交通導航體驗。
AR(增強顯示)強調將虛擬信息與現實世界疊加,導航本就是其基礎功能之一,然而多年以來AR眼鏡的導航體驗卻一言難盡,直到近幾年,獨立計算芯片、AR大模型發展,才讓情況出現了轉機。
用眼鏡導航,谷歌才是鼻祖?
早在2012年,Google推出的Project Glass,便已支持查看天氣、導航、郵件等信息,谷歌甚至專門在眼鏡腿上加入了一個觸控板,以實現簡單的交互。然而受限于技術,在設定導航、回復郵件之時,用戶依然需要使用手機操作,導致Project Glass更像是一個光學投影設備。
問題是,Google Glass產品的這一邏輯一直持續到了2023年,直至谷歌決定放棄AR眼鏡硬件開發。彼時AR/VR一體機已不再是新奇的產品,就連智能手表也擺脫了對手機的依賴,能夠獨立運行App。操作體驗與時代脫節的Google Glass,需要推倒產品設計和交互邏輯重新構筑。
(圖源:谷歌)
獨立計算芯片和AI大模型的應用,改變了人與AR眼鏡的交互邏輯,用戶僅需通過語音指令,即可與AR眼鏡進行交互,設定導航的目標位置,無需依靠手機進行操作。不過實際體驗中,AR眼鏡的導航功能依然存在一些缺點。
以雷科技評測過的星紀魅族StarV Air2為例,該產品不僅可以顯示導航剩余距離、到達所需時間、轉向距離等信息,還可以顯示微信信息,步行模式下有小地圖,類似汽車所使用的HUD系統。
但在實際體驗中,StarV Air2存在兩大較為明顯的問題,第一是步行狀態下會感到畫面抖動,產生眩暈感,第二是畫面焦點距離眼睛較近,駕駛汽車時眼睛需要頻繁在AR眼鏡的畫面和道路之間切換焦點,對駕駛造成了干擾。
Rokid表示,Rokid Glass將推出步行、騎行、駕車三種模式,能夠在導航過程中無縫切換,并且將畫面聚焦在視線較遠處,避免用戶需要頻繁切換焦點,造成視疲勞,騎行狀態下還可以顯示紅綠燈提示、車速等更豐富的信息。步行模式下的畫面抖動問題,Rokid并未提及。
(圖源:Rokid)
正常步行時,視覺系統、大腦前庭和身體本身都能夠感知到我們的身體處于運動狀態。使用AR眼鏡導航時,大腦前庭和身體依然可以感知到我們在運動,AR眼鏡顯示的畫面卻讓視覺系統認為我們處于靜止狀態,不同器官獲取的信息存在差異,身體就可能出現「暈動病」癥狀。
就像部分群體暈車、暈船、暈3D游戲一樣,該問題暫無完美解決方案,可以通過反饋訓練緩解癥狀,未來或許可以通過運動檢測系統搭配軟件防抖算法消除AR步行導航對于用戶的影響。騎行是目前最適合使用AR眼鏡導航的場景,可為電動車、摩托車未安裝手機支架的用戶提供更安全的導航模式。
在導航信息顯示方面,Rokid Glass、星紀魅族StarV Air2與過去的產品主要差別在于信息更加豐富。現階段AR眼鏡導航真正的領先之處,在于對自然語義的準確識別,讓用戶可通過語音指令設置導航目的地,告別了對手機的依賴。
值得期待的是,手機端高德地圖邀請林志玲、郭德綱、潘長江等著名人物錄制了語音包,在導航之外還有陪伴屬性。Rokid AR眼鏡導航功能可能也會加入對個性化語音包的支持,讓導航過程更加有趣,更有陪伴儀式感。
當然,僅靠這些功能,不足以革新導航軟件為AR眼鏡帶來的體驗,生活服務才是高德和Rokid的殺招。
Rokid牽手高德,AR眼鏡導航成了?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導航軟件,高德地圖所具備的功能早已遠遠不止導航,更像是一個大多數功能與「位置」相關的超級聚合平臺,可提供查看公交地鐵信息、打車、訂酒店、租車、代駕、餐廳訂座、美食團購等服務,甚至可以預約牙醫、家電維修、二手回收。
Rokid在公眾號透露,雙方計劃將生活服務、文旅景區等內容融入Rokid Glass產品,用戶可通過Rokid Glass獲取周邊店家的優惠信息,以及在景區向用戶提供導覽和歷史文化講解等服務。未來Rokid將與高德聯手豐富數據、優化算法,提高產品的導航精準度和實用性。
(圖源:Rokid)
目前看來,Rokid和高德地圖,計劃為Rokid Glass加入的生活服務功能較為基礎,僅僅是展示周邊店家和景區的信息。但對于Rokid而言,未能盡快將更多生活服務融入AR眼鏡,也是無奈之舉。
正如Rokid所言,在豐富數據、優化算法的同時,也要優化智能眼鏡的硬件性能和軟件交互體驗。性能、續航、交互等問題,是阻礙AR眼鏡發展,導致其長期難以脫離手機獨立使用的重要原因。
隨著行業的逐漸成熟,高通、聯發科等廠商正在加速開發適用于XR設備的低功耗、高性能芯片,滿足XR設備的要求。
續航方面,如何在AR眼鏡的小體積中塞入更大的電池,并且避免重量暴增,對用戶的鼻梁和耳朵造成壓力,同樣是困擾廠商的難題。當前AR眼鏡在功能更少的情況下,依然無法做到充電一次使用一天。或許未來AR廠商會效仿TWS耳機,為產品打造充電收納盒,延長AR眼鏡的續航時間。
至于交互,前段時間星紀魅族宣布推出全球首個AR眼鏡線下支付功能,用戶可以使用AR眼鏡的攝像頭掃碼,并通過語音指令確認支付。然而許多網友卻表示,大庭廣眾之下使用語音指令控制AR設備會感到尷尬。
(圖源:雷科技攝制)
AR眼鏡逐步加入了攝像頭和空間感知系統,未來或許可以通過更為靈敏準確的手勢識別,完善AR眼鏡的交互邏輯,釋放AR眼鏡在生活服務方面的潛力,從而在地圖導航中實現打車、訂酒店等生活服務功能落地。
基于感知和定位系統,AR眼鏡的導航也有望升級至車道級導航,在駕車模式下,為用戶提供超越傳統導航模式的精度和路線變更建議。無論是生活服務,還是導航功能,Rokid和高德地圖聯手后,都將發掘設備軟硬件的更多潛力。
AR眼鏡版生活服務平臺來了
星紀魅族StarV Air2導航時焦點存在問題,Rokid推出了三種模式,并改變焦點距離,解決相應的問題。利用前車之鑒完善自己的產品,屬于后發優勢。如今Rokid與高德地圖聯手,率先發布首個全場景智能導航應用,意味著此領域前方無友商可供借鑒。
AR眼鏡的目標是成為替代手機的下一代計算平臺,越來越大的電池、越來越強的性能、越來越多的傳感器,都在推動著AR行業朝著這一方向努力。在手機端,地圖導航軟件的本地生活服務已極為完善,Rokid需要做的,便是根據AR設備的性能、續航能力,逐步將手機端高德地圖的功能搬到AR眼鏡。
(圖源:Rokid)
但AR眼鏡交互邏輯與手機存在太大區別,導航、店鋪優惠信息展示、文旅指引和講解等相對基礎或簡單的功能,首批被引入Rokid設備,其他功能則需要進一步適配語音、手勢等指令的交互邏輯。考慮到交互邏輯的復雜性,以及地圖導航軟件的特性,小雷認為下一個會出現在Rokid Glass上的功能,大概率是高德地圖的核心業務——打車。
今年4月28日到5月10日,Rokid與T3出行合作,在杭州地區的部分專享車型中配備了AR眼鏡,讓用戶可以在乘坐網約車時享受大屏娛樂體驗。由此來看,Rokid似乎也在打造網約車+AR場景,兩家企業有望聯手推動AR眼鏡打車功能快速落地。
從Google Project Glass首款產品面世以來,導航就是AR眼鏡的底層功能,Rokid與高德地圖的合作,基于高德地圖在導航領域的技術與經驗,以及AI大模型加持下更準確高效的語音交互系統,實現了更精準、信息更豐富、適用場景更廣泛的導航新模式。
規劃中的店鋪優惠信息展示和文旅相關功能,則是Rokid和高德地圖在AR端布局生活服務生態的第一步,相信不需要太長時間,我們就能用AR眼鏡體驗打車、點外賣、訂餐廳、訂酒店等功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