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ary
來源|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入行20多年,張亞峰以洗美業務起家,期間經歷了維保業務的轉型期,如今新能源車爆發式增長,洗美業務的機會和權重再度提升。
觀察哈貝卡一路走來的歷程,會發現汽車后市場的發展路徑像是一個圓,具有很明顯的周期性。
在不同的周期當中,哈貝卡都保持著適度的前瞻性和超強的穩定性。
以今年1-4月為例,在行業整體下滑的大背景下,哈貝卡的營收和毛利實現同比增長;現有的30家直營門店,以800平米一站式門店為主,全部保持盈利狀態。
現階段,很多長期從業者更多地在思考和探索如何把老牌企業做新,在張亞峰看來,行業的模式和項目其實沒有太多創新可言,一味地追逐風口可能陷入價格內卷當中。
“這個行業一切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想法和模式再好,都需要人來落地執行。”
在年輕人不愿意洗車修車的大趨勢下,張亞峰除了在物質層面給到員工更好的待遇,更看重某些精神層面的東西,比如企業文化,比如精、氣、神,更重要的是對從業者的關注、培養和發展。
所謂“大巧不工,重劍無鋒”。
在整個行業追求創意創新、方式方法的當下,哈貝卡堅守著更為樸素和本質的特性,或許更值得大家深思。
一、進入第四個發展周期
2003年,軍隊退伍干部張亞峰響應國家號召,選擇汽車后市場作為創業賽道,一待就是22年。
回顧這段經歷,張亞峰將其劃分為四個發展階段。
剛剛進入行業,哈貝卡以洗美業務和汽車用品為主,特別是汽車用品,得益于當時的汽車定位和車主的消費理念,銷量和利潤都很高,幫助哈貝卡順利渡過起步的第一階段。
直到2011年,張亞峰感知到了行業的變化,“私家車的保有量爆發式增長,行業的業務結構也迎來了重組。”
從2011年開始,張亞峰逐漸壓縮裝潢、貼膜等新車階段業務,開始在門店當中新增維保項目,門店的業務模型從洗美裝轉型為洗美+維保的一站式服務。
整個行業從2014、2015年開始大規模轉型維保業務,而這個時候哈貝卡已經卓有成效,凸顯了業務轉型的前瞻性。
事實上,到了2015年左右,行業迎來了新的變量,那就是資本和互聯網大規模涌入行業,O2O、上門保養等模式興起,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所以,在經歷了2011-2015年的轉型階段之后,從2015年開始,哈貝卡進入新的發展周期。
一方面,張亞峰借助互聯網的特性,開始打造以信息化、數字化為基礎的管理系統,提高管理和運營效率;另一方面,隨著燃油車平均車齡不斷增長,哈貝卡進一步放大維保業務的體量,逐漸弱化洗美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6年開始,哈貝卡的一站式直營門店開始加速擴張,幾年時間新增20多家門店,打造出以西安為基礎的區域連鎖品牌,這是哈貝卡的第三個發展階段。
到了2019年,新能源車的銷量增長已經引起行業關注,那個時候,張亞峰就著手為新的發展階段做準備。
經歷了三年疫情,直到2023年,哈貝卡正式進入第四個發展階段,再次進行商業模式的調整,一直到今年,張亞峰表示,哈貝卡仍然處于轉型過渡期,這一時期的關鍵在于重新提高洗美業務的權重,降低對于維保業務的依賴。
“哪怕未來新能源車完全崛起,燃油車業務沒有了,我們也能很好地活下去,這就可以了。”
在明確了宏觀戰略方向之后,這一階段,哈貝卡的核心工作聚焦于三個方面。
第一,專注本職工作。
以洗美業務為例,這是哈貝卡起家的業務,也是如今最大的流量入口。
哈貝卡已經在洗美業務上沉淀了大量客戶和品牌口碑,因此需要進一步放大洗美業務的強勢地位,“我們要洗得好、洗得快、價格適度,保證流量入口,才有后端的美容生意轉化。”
第二,做好業務轉化。
在張亞峰看來,行業并不缺轉化方案,真正重要的是落地執行,簡單來說,就是要解決好人員問題。
一方面,可以利用系統來輔助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標準,從而推動業務轉化。
第三,合理的套餐方案。
在擁有入口流量和落地能力之后,哈貝卡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設計合理的套餐方案,比如會員卡、保養小套餐、美容買贈等方式,提高客戶進店率和轉化率。
據介紹,目前哈貝卡已經積累了30萬+會員,在西安本地建立了很強的品牌效應。
總結下來,哈貝卡以核心業務為基礎,進行項目和運營的不斷細化,同時聚焦于流量、管理、營銷這三個關鍵詞。
在戰略調整下,目前哈貝卡的業務結構中,洗美業務占比已經從40%增長到50%左右,今年目標增長到60%,相應的,維保業務占比有所降低,以便順利渡過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發展重疊期。
二、老項目新做,小項目大做
目前哈貝卡擁有30家直營連鎖門店,其中26家位于西安,4家在省外;大部分門店是800平米以上的一站式門店,同時,哈貝卡正在試點2家純洗美門店。
在項目定位上,哈貝卡越來越強化洗美業務的重要性,并且,不同于行業的普遍性趨勢,哈貝卡并未熱衷于追逐貼膜、輕改等風口業務。
在張亞峰看來,門店聚焦于哪些項目,首先要和自身的基因相匹配,然后再考慮這個業務是否具有持續性。
“在新能源這個特殊階段,貼膜確實是一個風口,是新的增長點。但是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早期要求經營者的個人IP能力很強,二是如今新媒體普遍化后,大家都涌進來,打價格戰,很容易把業務做爛。”
貼膜在哈貝卡的門店當中定位于輔助性業務,這一點和抖音的線上流量類似,都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即便這些流量和業務沒有了,我們也能活下去,這是我們的基礎邏輯。”
毫無疑問,洗美業務是橫跨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業務,具有最強的可持續性,也是行業最大的流量入口。
以洗車業務為例,目前行業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服務場景和價格體系的分層,比如加油站自助洗車場景,往往是贈送或低價形式;也有單店和連鎖聚焦于高端洗車。
針對洗車,哈貝卡的定價策略是標準洗車60元,精致洗車128元,當然,根據門店位置不同,價格有所浮動,同時會員享受一定的折扣。
然而,很多汽服店、修理廠遭遇洗車不賺錢的困境,因此前幾年放棄了這一業務,如今要想撿回來并不容易,而是需要搭配相應的服務標準和體驗,哈貝卡洗車的三個關鍵詞分別是:便利、價格和質量。
在客戶服務和體驗上,哈貝卡的原則是,客戶能看到并看懂的地方,一定要通過某種形式表現出來。
“比如工裝是否干凈,員工的精神面貌,產品的陳列和展示等,這都是看得見的東西,客戶看不懂你的技術,但是能看懂所有的標準動作。”
與此同時,哈貝卡建立一客一群,從產品到服務實現線上化,進一步放大服務透明度。
當然,在洗車業務之外,張亞峰提出了一個非常核心的理念:老項目新做,小項目大做。
“很多人在說增量,我們的想法是一些老項目重新做一遍,但是做出差異化,做成爆品。”
以玻璃水為例,目前抖音198保養套餐的玻璃水是贈送的,同時不少車主網上自購玻璃水,只是到店安裝。
哈貝卡反其道而行,采購并向客戶推廣一款德國進口玻璃水產品,主打三個賣點,一是最基礎的把玻璃洗干凈,二是具有一定香味可以提神,三是產品質量決定了在雨刷系統中不會堵住噴嘴,對于雨刷起到保護作用。
哈貝卡將這三個核心理念向車主進行傳遞,最終實現整體項目的性價比,同時還能贏得利潤空間。
與此同時,輪胎、減震器、治理燒機油等底盤相關的增量業務,也為哈貝卡找到了新的增長動力。
“其實汽車的項目就這么多,萬變不離其宗,沒有什么所謂的新項目,關鍵在于能否把每個項目打磨得更細致。”
當很多門店在風口項目、網紅項目上卷價格的時候,哈貝卡反而能夠跳出紅海,在基礎業務上做專做精,實現了逆勢增長。
三、行業所有問題都是人的問題
當然,一切的項目設計和營銷方案背后,都需要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來支撐,正如張亞峰所言:“想法和模式再好,都需要人來落地執行。”
更宏觀一點,張亞峰認為,“行業所有問題都是人的問題。”
目前整個行業遭遇用工荒,年輕人不愿意修車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在所有崗位當中,洗車工的流動性是最大的。
然而,人員管理、團隊穩定性,一直是哈貝卡的特質。
在張亞峰看來,這是哈貝卡洗車業務如此強勢的底層邏輯:“很多連鎖做不好洗車,為什么?因此洗車需要工匠精神,需要時間打磨,不可能通過系統流程驅動,越是簡單的事情反而越難。”
哈貝卡的員工管理可以拆解為幾個方面。
第一,最顯性的待遇層面。
哈貝卡的員工收入比同行更高,以洗車工為例,在底薪+提成的結構下,平均月工資達到6000-7000元,高的有8000元,顯著高于行業平均2000-3000元的水平。
第二,系統性的培訓。
哈貝卡的培訓包含兩個維度,一是職業素養,包括對于這份工作的認知,對于自我的認知,從根本上接受工作;二是技能培訓,包括施工流程、產品使用流程、工具使用流程等,這些都會定期安排執行。
第三,企業文化和老板認知。
這更多的是張亞峰對自我的要求,是一種更為普遍性的做人的道理。
“老板的認知,就是企業最大的文化。你是不是一個誠信的人,對于社會和個人有沒有關愛,是不是任人唯親,關鍵時刻是不是負責任,給大家的感受是什么樣子,這些員工就看在眼里,也決定了一個企業的文化。”
在老板的自我要求之下,老板的個人魅力會形成企業文化,影響并輸出給員工,加深員工的認同感。
第四,明確的晉升渠道。
據介紹,哈貝卡所有的店長都是從一線培養和提拔上來,空降的情況很少,這也為其他員工樹立了榜樣,看到了更大的工作前景。
與此同時,張亞峰非常重視員工的尊嚴,或者說在這個行業所受的尊重。
舉個例子,修理工是技術崗位,自我認同度往往較高,而洗車工在門店的地位相對較低,張亞峰深知他們的不易,“很多修理工我不認識,叫不上名字,但是門店大部分的洗車工我都認識,相對更加關心他們。”
更直白一點,張亞峰說:“我們要更尊重那些靠勞動、靠辛苦賺錢的人,同時也要關心他們的長期利益。”
在哈貝卡內部,統一思想,打造“家”文化,培養員工的價值感及歸屬感,最終鑄造出一個強大的團隊,得以在行業轉型期平穩前行。
四、組織是保障,流量是入口,效率是基礎
創業22年,張亞峰回顧這段歷程,給自己打7-8分的“及格分”。
在他看來,面對一些新機會或新事物,由于性格或年齡的原因,沒有完全抓住,這或許是相對缺憾的地方。
然而,張亞峰對此也很豁達:“我們干好自己的三板斧,繼續賺錢,就行了。”
這種態度也延續到張亞峰個人和企業的未來規劃。
在個人層面,目前張亞峰主要負責宏觀戰略,其他事務主要由管理團隊執行,這種分工模式也帶來了業績的逆勢增長。
下一步,張亞峰更多地考慮團隊的平穩過渡,“我的核心工作就是搭班子、做帶教,希望更多人來到這個平臺,推動哈貝卡走得更為長遠。”
在業務層面,哈貝卡仍然處于轉型過渡階段,這個時期會堅守洗美業務,進一步降低對維保業務的依賴,“洗美和維保希望變成六四開,或者七三開。”
與此同時,哈貝卡正在試點新的門店模型:100-200平米的純洗美門店,一旦整個模型跑通,未來會迅速擴張。
正如前文所言,整個行業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目前處于維保下滑、洗美增長的階段,張亞峰預計,三五年后新能源保有量達到一定規模,脫保業務逐漸興起,門店的維保業務將重新增長。
“我們不擔心新能源對自身的影響,而是積極等待、觀察和擁抱新能源的變量。”
在這個過程當中,張亞峰不太認同“50%門店將被淘汰”的說法,他相信行業的韌性,即便有人退出,一定還有人選擇進入這個體量巨大的市場。
并且,整個行業會生成一個互補的生態,細分出很多業務,比如貼膜門店、專修門店、改裝門店等,“市場需求在這里放著,等著人來挖掘。”
這個時候,堅持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現階段那些難以為繼的門店,張亞峰提出三點建議:組織是保障,流量是入口,效率是基礎。
“先不說團隊,兩三個人的團伙,如果你都建不好,生意就不用做了。歸根結底,這個行業還是人的問題。誰擁有了團隊,誰建立了組織,誰就能贏得汽車后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