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柳城畬族鎮縣后村的“老農天地”果園迎來豐收季。紅彤彤的蜜桃、金燦燦的枇杷、飽滿的覆盆子掛滿枝頭,吸引大批游客前來采摘。通過“農旅融合”模式,這片曾經的荒山化身“花果山”,拓寬了生態致富路。
走進“老農天地”果園,桃香撲鼻而來。500多畝的山坡上,蜜桃、黃桃、白枇杷等20余種水果錯落分布,工人們穿梭其間忙碌采摘。負責人鐘余花正挎著竹籃,向我們展示剛摘下的早熟水蜜桃:“你瞧,這桃子又脆又甜,紅紅的,十分誘人。”
誰能想到,這片生機勃勃的果園曾是為消納豬糞而建。2016年,鐘余花與丈夫在經營養豬場時,為解決糞污處理難題,承包下村旁荒山種植果樹。通過“種養結合”,豬糞發酵成有機肥滋養果園,形成生態循環鏈,既降低污染又提升果品質量。
“要讓游客每次來都有新體驗!”鐘余花每年堅持引進2-3個新品種,從5月的早熟水蜜桃到冬季的太秋甜柿,20多個品種輪番登場,確保“月月有鮮果,四季可采摘”。“今年我們又新增了蟠桃和李子。現在果園里有20多個水果品種,每個水果都有二十多天的采摘期。”
為延伸產業鏈,果園推出“果樹認養”模式,顧客可遠程“云養”果樹,成熟時現場采摘或快遞到家。這種“沉浸式”體驗吸引游客紛至沓來,也讓這個“高顏值”果園出圈。“特意從武義過來這里買點桃子、枇杷送給朋友,現摘的桃子帶著山間露水,特別香甜。”游客周可寧邊說邊將剛拍攝的采摘視頻分享至朋友圈。
每逢水果成熟季,不少游客慕名來果園采摘,也有不少顧客直接通過線上下單,水果日銷上千斤。孫瑾是柳城當地人,也是果園的常客,她說,“這里生態環境好。我每次從杭州回來,都會到這里來坐坐,吃吃土菜、摘摘水果,非常的愜意。”
沿著蜿蜒的果園步道前行,露營帳篷點綴在果林間,游客們挎籃攀談,構成生動的田園畫卷。果園還將采摘與露營結合,打造“農業+旅游”綜合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