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杏子黃,碩果壓枝正飄香。眼下,位于宣漢縣普光鎮杏樹村的千畝杏園已進入成熟季。連串生長的紅杏壓彎了枝椏,微風徐徐吹過,空氣泛起一陣香甜,讓慕名前來采摘的游客垂涎欲滴……
5月17日上午,宣漢紅色文化宣傳活動暨普光鎮第六屆巴山紅杏采摘節“啟動儀式”正式拉開帷幕,近千名游客齊聚山野,共同見證這場紅色文化與生態農業深度融合的盛會。
臺上,《山路不只十八灣》《花滿女兒心》《一把青銅鎖》等節目輪番上演,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臺下,書法名家現場揮毫創作“紅杏映初心”主題作品,吸引不少游客駐足觀看。同時,趣味知識競答環節也吸引了眾多參與者,通過紅軍歷史、紅杏知識問答,讓游客對當地在互動中深入人心。
不遠處,金黃的山杏壓彎枝頭,游客們穿梭其間,盡情體驗采摘的樂趣,村民們也忙著采摘、打包,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目光所及之處,皆是一片欣“杏”向榮的景象。
“我們今天早上5點就去果園里采摘紅杏,為今天的采摘節活動做準備。”杏樹村村民李壽珍笑著說道,“現在我們村里因為紅杏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好了,村里環境也越來越美了,而且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幸福感大大提升!”
“今年我們的紅杏預計產量能達到10萬余斤,采摘期從5月中旬可以持續到6月初。”提起今年的收成,杏樹村黨總支書記黃義紅言語間滿是喜悅:“得益于當地適宜的氣候和科學管理,今年紅杏品質優良,收購商早早預訂,果園還開放了游客采摘,銷路不愁。”
據黃義紅介紹,當地的紅杏有金太陽、凱特、豐原紅、海棠紅四大品種,含糖度高達18度,口感脆軟香甜,深得大眾喜愛。為讓游客有更好的采摘體驗,本屆采摘節創新推出"紅色研學+生態采摘"融合路線,游客既可探訪紅軍駐地舊址,又能在1000余畝標準化種植園體驗采摘樂趣。
“我今天開車帶著兩個孩子過來摘杏,沒想到這里還開展了這么豐富的活動。”游客高果果激動地說道,“我們河南老家現在很少有紅杏了,我也是在小時候吃過,這里的紅杏和我記憶中的味道很像,很好吃!”
近年來,杏樹村立足資源稟賦,錨定紅杏特色產業,通過整合資源、延伸鏈條、拓展品牌,走出了一條綠色產業筑基、紅色文化引領、金色品牌賦能的鄉村振興之路。目前,全村杏樹種植面積達1200余畝,帶動200余名群眾就近就業增收。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紅杏產業’不斷延鏈、補鏈,逐步形成賞花、摘杏、銷售、深加工為一體的產業鏈條,同時,還將擴大紅杏種植,提升紅杏品質,讓該產業成為推動百姓增收致富和助推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為當地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杏’福。”普光鎮黨委書記陳大雙說。
通訊員:張平、符艷、王小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