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凌晨,印度總理莫迪的專機剛降落新德里,兩封來自德黑蘭和喀布爾的賀電已擺在案頭——伊朗和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竟在印巴空戰慘敗后,爭相向印度遞出“橄欖枝”。
這兩個與中國經貿關系密切的國家,為何冒著得罪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風險,給剛吃敗仗的莫迪“雪中送炭”?這場反常的地緣政治表演背后,藏著怎樣的利益算盤?
伊朗的“制裁突圍”與戰略誤判
5月17日,伊朗外長阿拉格齊頂著40度高溫突訪新德里,與印度簽署海關合作、食品監管等三項協議。
這份看似普通的合作清單,實則暗藏玄機:協議允許印度繞開美國制裁,通過伊朗恰巴哈爾港向阿富汗運輸物資,并重啟對伊朗石油的隱秘采購。
德黑蘭的急切寫在臉上——美國重啟制裁導致伊朗石油出口腰斬,外匯儲備縮水至320億美元,而印度承諾的3.7億美元港口投資成了救命稻草。
但伊朗的“戰略平衡術”正遭遇反噬,5月18日,巴基斯坦外長緊急召見伊朗大使,抗議其“損害地區安全”的行為。
更尷尬的是,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次日又致電巴總理,試圖修補關系,這種首鼠兩端的操作被《華爾街日報》譏諷為“走鋼絲外交”。
阿富汗塔利班的“外交賭博”
比起伊朗的左右逢源,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則把賭注全押在了印度身上,5月16日,塔利班臨時外長穆塔基主動致電印度外長蘇杰生,創下雙方三年來最高級別接觸。
這番操作背后是塔利班執政三年的困局——全球僅三國承認其政權,外匯儲備凍結導致教師、警察連續五個月領不到工資。
印度開出的價碼極具誘惑:承認塔利班政權合法性,并投資2億美元重啟薩爾瑪大壩項目,但這份“大禮包”藏著毒藥:大壩建成將截流赫爾曼德河60%水量,下游的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恐陷入水危機,直接威脅中巴經濟走廊安全。
巴基斯坦軍方已警告,若塔利班繼續挑釁,將關閉兩國邊境口岸,切斷阿富汗80%的跨境貿易。
地緣多米諾的連鎖反應
這場“雪中送炭”正在引發連鎖危機,5月18日,中國外交部罕見召見阿富汗駐華大使,明確反對任何威脅中巴經濟走廊的行為。歐盟則暫停了與伊朗的核談判,美國財政部將三家參與印伊合作的印度企業列入制裁名單。
伊朗與塔利班的算計看似精明,實則漏洞百出。伊朗的恰巴哈爾港雖獲印度注資,但美國制裁導致西方保險公司拒絕承保,港口吞吐量不足設計能力的15%。塔利班更陷入兩難:若繼續親印,可能失去中國承諾的20億美元基建投資;若轉向親巴,又面臨印度撤資風險。
短視博弈的終局
當莫迪拿著伊阿兩國的“投名狀”安撫國內民粹時,新德里的智庫卻傳出悲觀預測:伊朗石油采購協議可能觸發美國次級制裁,導致印度每年損失240億美元對美出口;塔利班的“外交承認”更是鏡花水月——印度大選在即,莫迪根本不敢在敏感時刻觸碰國際紅線。
這場鬧劇般的結盟,暴露出中等國家在霸權真空期的戰略焦慮,伊朗困于制裁想“找快錢”,塔利班急于破局甘當“墻頭草”,卻都低估了大國博弈的殘酷法則。正如外媒評論:“當你在兩個巨人之間跳舞時,最好先看清他們手中的線?!?/strong>
此刻中巴經濟走廊的卡車正轟鳴著穿越開伯爾山口,而德黑蘭和喀布爾的會議室里,兩場關于“如何止損”的緊急會議才剛剛開始,對此你們是怎么看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