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盡管印度至今不愿意承認,但是所有的證據都顯示,印度在與巴基斯坦進行的空戰中遭遇慘敗。印巴邊境爆發空戰,印度出動大約80架戰機,而巴基斯坦出動大約40架戰機。結果巴基斯坦戰機超視距打擊,擊落了大約6架印軍戰機,其中包括3架陣風戰機,以印軍的慘敗而告終。印度是一個異常自信的民族,并且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愿意接受失敗的民族。印巴停火協議達成后,印度全國都在慶祝勝利,莫迪更是發表了激情洋溢的勝戰演說。作為這次空戰失敗的主角印度空軍顯然也是不甘示弱。
1
陣風訂單被審查,連鎖反應出現,一場空戰引發的戰略地震,拒絕認輸的政治博弈考量。香港《南華早報》、巴基斯坦電視臺等多家媒體5月14日報道,殲10CE擊落三架法制“陣風”引發了印尼擔憂,這對法國陣風戰機也造成影響,印度這個時候更不能披露真相,更不能承認失敗。空戰慘敗過后,印度空軍并沒有進行相應反思,反而是開始釋放強硬言論。美國方面也開始緊張起來。當地時間15日,特朗普宣布將要對F-35進行重大升級,并宣布將其命名為“F-55”,還將美國現有戰機F-22升級為“超級”F-22戰斗機。
印度空軍拒絕披露具體損失,僅強調“所有飛行員安全返航”和“目標已實現”,正是為了淡化失敗、維持民眾對軍隊的信任。印度空軍退役將領指出,與巴基斯坦相比,印軍更喜歡選擇與解放軍交手。這明顯是拿中國放狠話。這一充滿戲劇性的戰略宣言,究竟是理性決策下的威懾策略,還是戰敗創傷后的心理代償?其實了解印度文化的都很清楚,這背后反應的就是印度退將“不認輸”的深層邏輯。
“精神勝利法”的制度化,印度空軍就是想通過強硬言論掩蓋失敗現實。印度長期以來自詡為“南亞領導者”,且近年來通過民族主義敘事鞏固莫迪政府的支持率。若承認空戰失利,可能引發國內民眾對政府軍事能力和外交政策的質疑,甚至動搖莫迪政權的合法性。從1962年中印戰爭到2019年巴拉科特空襲,印度軍方慣用“戰術撤退”包裝敗績,此次將“未越境打擊”美化為“戰略克制”,并且將空戰慘敗美化成一場大勝,延續自我欺騙的傳統。認知失調下的防御性自戀,印度“陣風神話”的破滅創傷還非常大。印度以單價2.4億美元購入“陣風”(遠超F-35的8000萬美元),將其視為“改變游戲規則”的武器。
但是在實戰中,陣風卻遭遇慘敗,這是印度空軍絕對不能接受的現實。印度軍方將失敗歸因于“中國暗中武裝巴基斯坦”,而非自身訓練與裝備缺陷,以此維持“先天優越”的集體心理。印軍退將放狠話,一是凸顯強硬,二是向印度民眾說明印度空軍擁有強大戰斗力,絕對不是那么不堪一擊,也是為了否認印巴空戰中慘敗的事實。
印度空軍退將放狠話,將公眾注意力從具體戰損轉向宏大戰略,避免追究采購腐敗(如“陣風”交易中的回扣丑聞)與指揮失誤。印度反對黨此前多次要求政府提供軍事行動的證據(如2019年空襲巴控克什米爾的爭議),此次若公開戰損細節,可能被政治對手利用,加劇國內政治分裂。
印度空軍退將放狠話,就是要進行塑造“雖敗仍強”的輿論印象,為2026年國防預算增長制造借口。印度空軍表面上喊話全世界,但根本目的是向印度本國民眾喊話,這也是印度的傳統。在宣揚勝利時,印度空軍宣稱擊落幾架巴基斯坦戰機,但是拿不出任何證據。印度媒體就是為了將“擊落敵機”的虛構戰績與“1962年雪恥”敘事捆綁,制造“雖敗猶榮”的集體心理暗示。
2
政治考量優于軍事目標,印度正在玩軍事政治平衡游戲。印度空軍高層放出大話,這并非偶然是精心謀劃的常態化做法。印度這次主動挑起與巴基斯坦的沖突,更多的也是政治考量。印度的戰略目標并不是與巴基斯坦爆發全面國戰,而是要制造一個0.75-1.2公里寬度的安全走廊,其戰術任務是要圍魏救趙,避免俾路支境內的恐怖分子被殲滅。印度可能將?;鹨暈闀簳r性策略,以重整軍備、修復受損設施。例如,印度宣布2026年前建成“完全自主國防供應鏈”,隱瞞戰損可為這一計劃爭取國內支持,避免因公開失敗而被迫倉促調整戰略。
維護西方裝備優勢地位,防止克什米爾問題國際化。印度需通過掩蓋損失,維持西方武器“不可戰勝”的敘事,保護自身在軍購中的議價能力。印度一貫主張通過雙邊談判解決克什米爾爭端,反對第三方介入。特朗普搶先宣布?;饏f議,并將印巴置于“對等談判地位”,被認為是對印度主權訴求的矮化。隱瞞戰損可避免進一步削弱印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道德高地”,防止國際社會將其視為需要外部調停的“弱勢方”。
印度此番選擇?;穑举|上是印度統治精英在軍事潰敗、經濟崩塌與政治結構三重壓力下的“斷尾求生”。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退將展現出來相應的姿態,才能快速的幫助印度走出這次戰敗危機,避免在印度內部引發更大矛盾。印度退將就是利用印度民眾民族主義的特征,玩軍事政治平衡游戲。慘敗的事實,無疑是把自詡南亞霸主的印度毫無尊嚴地摁在地上摩擦,這自然是印度空軍高層難以接受的。
3
軍事冒險將成印度常態,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必須高度重視對手。印度的選擇是多重利益權衡的結果:對內維穩、對外護短、戰略上爭取主動權。然而,這種“沉默”也可能加劇國際社會對其透明度的質疑,長期來看或削弱其地緣影響力。目前,印度因為慘敗而停火,但是印度徹底認輸還是比較難,下一步印軍將會進行軍事挑釁。印度暫時不具備挑釁中國實力,軍事上與巴基斯坦摩擦將成為常態。
下一步印度不會善罷甘休,我們要理性看待印度空軍高層的狠話,不能緊張,也不能掉以輕心。印度雖然不乏機關算盡的小聰明,但難掩缺乏戰略眼光的大智慧,這次印巴沖突是印度參謀部主導下印度精英對外擴大生存空間的最大規模試探,遭巴軍方當頭一棒。印度空軍等下一步將進一步采取措施,這也是值得關注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