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黃多多,拿下頂jí電影資源!”
首部電影《人魚》,主演是王一博和湯唯,黃多多排第三,名導+頂流+大花帶飛。
這樣的資源,簡直逆天!
評論區炸了。
有人羨慕,有人憤怒,但更多人想問:
她憑什么?
答案很簡單:因為她爸是黃磊。
這話說得太狠,但看看黃磊這20年的操作,你不得不服。
1997年拍《夜半歌聲》時,26歲的黃磊,就顯出了“人脈收割機”的苗頭。
當時張國榮演男主角,他硬是擠進劇組當表演指導。
片場流傳著1個細節:有場戲,張國榮總找不到感覺,黃磊現場示范了3種哭法,把香港團隊震得說不出話。
這哪是在教戲啊?分明是在大佬心里,種下人脈的種子。
10年后,黃磊的操作開始升級。
2006年,烏鎮戲劇節剛辦第 一屆,他拉著賴聲川、孟京輝搞了個“黃金三角”。
當年看著是文藝青年的理想主義,現在回頭看全是伏筆。
后來黃多多12歲主演的,話劇《水中之書》,就是賴聲川,專門為她量身定制的。
更絕的是2014年。
《爸爸去哪兒》第 二季開播當晚,全國觀眾還在討論,黃多多有多懂事,黃磊的助理已經跑到工 商局,注冊“黃小廚”商標。
后來我們才知道,那天節目里,黃磊給女兒煮的一碗面,3年后變成了估值3億的美食IP。
但這些都是小打小鬧,真正的王炸,在2016年。
《小別離》爆火那年,黃磊悄悄成了檸萌影業的二股東。
當時公司估值才5個億,現在呢?
《三十而已》、《小舍得》接連大爆,檸萌去年港股上市,市值沖到60億。
有知情 人算過賬,光靠這部劇,黃磊就凈賺4370萬。
這錢怎么來的?
人家身兼3職:主演、編劇、藝術總監。
拍戲時現場改劇本,加2句“爸爸愛你”的臺詞,轉頭就能多拿200萬劇本費。
你品,你細品。
等到黃多多要出道了,黃磊的資源庫,開始全 面輸血。
程耳導演的新片《人魚》,黃磊的公司是聯合出品方;
女主角湯唯是他老相識;
王一博拍《無名》時,黃磊在劇組客串3天,就混成了“忘年交”。
蕞狠的是教育布局。
當年黃磊花千萬,在順義買下別 墅,就為讓女兒讀30萬一年的國際學校。
別的孩子在背課文,黃多多已經在排演契訶夫話劇;
普通藝考生,為北電三試愁禿頭時,她跟著何炅巡演《暗戀桃花源》,積累舞臺經驗。
有業內人士,算過一筆賬:
黃多多出道前,燒掉的錢,足夠捧出3個頂流小花。
但真正扎心的是對比。
橫店有個群演姑娘叫小雨,中戲畢業3年,每天在40度片場,穿盔甲演尸體。
她手機里存著300多條,發給選角導演的短 信。
最近一條寫著:“王導,我還能再瘦5斤,求給《人魚》宮女試鏡機會。”
而黃多多呢?
沒參加過一場海選,沒遞過一次簡歷,直接空降頂 級制作。
這還不是蕞可怕的。
黃磊名下掛著20家公司,從劇本創作,到演員經紀,整個產業鏈,都被他捏在手里。
當年帶出的學生海清、溫崢嶸,現在都是圈內中堅力量。
烏鎮戲劇節辦到第 10屆,已經成了星二代鍍金圣 地——李亞鵬女兒、胡軍兒子都在這里“積累藝術修養”。
這就形成了個死循環:
大佬的孩子,演話劇鍍金,窮孩子只能對著空氣,練無實物表演。
某藝kǎo機構老師,講了個黑色幽默:“現在教學生演《雷雨》,得先警告他們——別太投入,你們將來用不上。”
當然,黃磊的帝國,也不是鐵板一塊。
2017年《深夜食堂》撲街,豆瓣2.8分的耳光把他打醒了。
觀眾早不吃“黃小廚”說教那套了,彈幕里全在罵:“半個娛樂圈都來捧場,就給我們看廣 告片?”
去年《向往的生活》停播,更是暴露出致命傷。
當觀眾看膩了,明星在田園里歲月靜好,黃磊苦心經營的“人生贏家”形象,開始反噬。
黃多多去年開通微博,327條惡評里有條被贊到榜 首:“你bà給你鋪的路,夠普通人輪回3輩子。”
但你說黃磊會在意嗎?
人家早轉型資本方了。
《人魚》還沒開機,黃多多已經手握3個高奢代言。
娛樂圈蕞殘酷的真 相,就在這兒:
你可以罵資源咖,但擋不住人家,站在金字塔尖數錢。
寫到這里,突然想起橫店影視城廁所里的一行字,那是個群演用口紅寫的:“黃老師,分我們一口剩飯吧。”
這句話或許能解釋,為什么黃多多官宣出道那天,微博同時炸出2條熱搜:
一條是“黃多多好美”,另一條是“3000萬演員的生存危機”。
我們罵的從來不是星二代,而是那個讓普通人,連入場券都摸不到的規則。
當黃磊們,把娛樂圈變成家族企業,銀幕上光鮮亮麗的“夢想”,早就標好了價 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