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節美術課,我以中國傳統文化版畫拓印為例,創造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人工智能形象,大家快來看一下……”5月16日,在濰坊青州市圣水學校,教師劉廣成的美術課玩出了“新花樣”,可愛的AI虛擬老師指導學生進行美術創作,讓學生們開心不已:“以前總覺得科技離我們很遠,原來高科技這么酷!”
據圣水學校課程管理與服務中心主任董延靜介紹,當下,學校正積極探索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日常教育教學。“課前,我們會指導教師利用人工智能軟件收集一些教學資源,優化備課設計;課中,可以收集學生學習的數據,及時調整教學節奏,并且個性化地推送一些練習的內容;課后,輔助我們的作業批閱。人工智能技術正融入學科日常教學各個方面,助力課堂提質增效。”董延靜說。
數字化為教育賦能。近年來,青州市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快物聯網、云計算等數字智能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大力推進智慧校園項目,立足智慧教育云平臺,以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高新技術為核心,打造智慧教育融合應用新樣態,實現各學校互聯互通,特色平臺深度對接,形成教育信息建設的“青州特色”。
在西苑小學的教室里,老師正使用智慧紙筆設備,對學生課堂答題情況進行全程記錄。智慧紙筆的筆端裝有攝像頭,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質量進行全程記錄,精準分析,并將信息實時發送到講臺上的智慧一體機,老師可以快速清晰地了解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反饋數據調整教學策略,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還可以利用平臺設計多種多樣的課堂互動小游戲,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西苑小學教師王秋紅說。
“利用軟件等對學生進行多維評價,利用線上資源豐富了我們的社團課程,書法、編程等特色課程深受學生喜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西苑小學副校長郝金紅表示,今后將繼續加大數字化學校的建設力度,運用數字化應用和資源,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精準的服務。
以教育數字化推動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智慧校園建設,給青州鄉村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記者在王墳鎮侯王小學的無人機社團活動教室看到,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手持遙控器,神情專注地操作著無人機。只見無人機緩緩升起,時而快速穿梭,時而懸停在空中,引得同學們的陣陣掌聲。學生楊晨昊激動地說:“參加無人機社團前,我連無人機長啥樣都不知道。現在我不僅會操作無人機,還增長了好多飛行知識。”
在青州,學校利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推動信息化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通過提升優質教學資源利用率,改進教學方法,完善知識結構,補充學科知識,提升課堂互動性,調動學生課堂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和學習能力。
下一步,青州市將繼續推進“數智”行動,落實教育數字化行動計劃,推進青州市智慧云平臺完善提升,推進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思品、音樂、美術等課程在鄉村教育常態化應用,構建“鄉村振興專遞課堂”,深化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應用,實施“向云端”系列行動,推進基于人工智能的管理、教學、學習新場景,塑造人工智能應用新特色,打造教育高質量發展高地,全面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