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少先隊員的防詐騙意識,5月12日,合肥市育新小學大隊部組織各中隊召開“防范于心,反詐于行”主題中隊會,通過沉浸式教育幫助隊員們識別詐騙陷阱,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輔導員們以動畫、視頻和真實案例為切入點,生動解析電信詐騙的常見類型。從“冒充公檢法要求轉賬”“低價游戲裝備誘惑充值”“虛假中獎鏈接誘導點擊”,到“網購退款詐騙”等針對未成年人的典型騙局,結合具體場景還原詐騙分子的話術和心理戰術。例如,通過播放某學生因點擊游戲禮包鏈接導致家長銀行卡被盜刷的案例,直觀展現詐騙的隱蔽性與危害性,讓隊員們深刻認識到“看似簡單的操作可能暗藏陷阱”。
為增強體驗感,各中隊組織隊員分組進行情景表演。在“網絡購物詐騙”模擬中,“詐騙分子”以“商品質量問題需退款”為由,引導“受害者”點擊含木馬程序的鏈接;“游戲充值詐騙”場景里,“騙子”以“1元秒殺限量皮膚”為誘餌,一步步套取學生的支付密碼。隊員們通過角色扮演,親身感受詐騙分子如何利用好奇心、貪小便宜等心理實施欺騙,現場互動頻繁,笑聲與思考并存。五年級的張同學表示:“原來騙子會假裝成我們喜歡的游戲客服,以后收到陌生消息一定要先問老師和家長!”
針對小學生認知特點,輔導員們總結出“三不一要”防騙口訣:不輕信、不點擊、不透露,有疑問及時求助。具體包括:接到陌生電話或短信時保持警惕,不隨意添加社交平臺好友;拒絕點擊來源不明的鏈接或下載陌生APP;牢記個人信息(如家長手機號、銀行卡號等)絕不泄露;遭遇可疑情況第一時間告知家長、老師或撥打110報警。此外,學校鼓勵隊員化身“防騙小宣傳員”,將所學知識帶回家,形成“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的聯動效應。
此次主題中隊會通過“案例警示+情景體驗+實操指導”的立體化教育模式,有效提升了隊員的防騙意識。副校長徐琴表示,后續將通過“紅領巾”廣播、宣傳欄、家校聯系群等渠道持續推送防騙資訊,定期開展反詐知識競賽、“小手拉大手”家庭答題活動,將防詐騙教育融入日常,織密校園安全防護網。
(李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