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的實驗室:一杯奶茶里的青春執念
咕里奶茶第一個店的燈常常亮到后半夜。
國際工商學院大二學生岳筱淇俯身在操作臺前,面前擺著二十多個茶杯——紅茶與雀巢純牛奶的比例從37調到55,茉莉花茶泡制時間精確到秒,咖啡溫度必須控制在95℃±2℃。手機備忘錄里記著最新反饋:“第8版‘茉辭綠意’澀感偏重,建議增加蔗糖中和”。
這是咕里奶茶誕生的第85天,也是她第23次為改良配方熬夜。
從“奶茶難民”到“校園創業者”
“我們曾被戲稱為‘奶茶難民’。”岳筱淇笑著回憶。 2021年剛入學時,她和室友發現校園周邊奶茶店存在兩大痛點:傳統老式奶茶甜膩厚重,新式茶飲動輒20元一杯,她清楚記得“室友為喝某網紅奶茶啃了三天饅頭”。
在《消費者行為學》課堂上,她帶領小組展開調研:收集327份學生問卷后發現,68%的人渴望“15元以下兼具傳統茶香與現代口感”的飲品。這個數據點燃了她的創業火花。
茶飲實驗室:在古籍與燒杯間尋找平衡
岳筱淇的創業從學校圖書館古籍區啟程。
她借閱《茶經》《宋代點茶圖鑒》,向農大茶學教授請教滇紅發酵工藝,卻拒絕做“博物館茶飲”:“不能讓學生覺得喝傳統茶是老派行為。”
產品哲學:
古法新制:用現代萃取技術保留白毫茉莉的茉莉香,但改用雀巢純牛奶、妙可藍多純牛奶替代植脂末 ;鮮椰乳代替椰粉沖兌;原葉茶代替香精茶葉;
功能附加:在山茶花茶底添加云南特產酸角,木姜子,滇橄欖以及玫瑰鮮花,兼顧特色與健康。
2023年夏,首款產品「咕里茉辭綠意」在創業市集亮相:用中國風的可回收紙杯盛裝的奶茶,杯身印著“校名”,三天賣出1500杯。
學生定價法則:撕開行業暴利面紗
“我要讓每杯奶茶的成本透明得像實驗報告。”
岳筱淇把《財務管理》課的知識化為實戰:
供應鏈革命:聯合各大茶飲原料供應公司從源頭買咖啡豆、茶葉等,成本較市場價降低10%
當同行用“鮮奶刺客”收割市場時,咕里奶茶的「成本公示墻」成為校園打卡點——學生看著屏幕顯示的“中國紅4.2元克,在鮮乳茶成本中占比32%”,戲稱這是“奶茶界的透明工廠”。
凌晨經濟學:在課業與創業間架設天平
創業從來不是浪漫故事。
岳筱淇的時間表殘酷得令人咋舌:
600 對接確認產品批次以及質量檢驗;
830-1200 國際貿易專業課
1300 到奶茶店收銀(“老板必須最懂一線”)
1500 與師傅研發“熬夜黨特供版”茶飲
2100-凌晨 分析當日銷售數據調整配方等;
校園共生計劃:讓奶茶成為青春載體
咕里奶茶不止賣茶,更構建著學生社群生態:
錯題杯貼:杯身印刷四六級高頻詞匯,以及古詩文學等;
創業沙盒:開放“50元挑戰賽”,學生用啟動資金研發黑暗料理,銷量最佳者獲得咕里獎金200元;
沉默訂單:向學生發送特定暗號、紅包等可免費領取咖啡、奶茶,已送出2300+杯。
茶香里的年輕中國
如今的咕里奶茶,已從一個45平米的奶茶小店發展為聯盟品牌,但岳筱淇仍堅持著親自調配方的工作習慣。
“有人問我為什么非要自己試喝上百次,”她舉起一杯剛調試完的試驗品,茶湯在凌晨的燈光下泛起琥珀色光澤,“因為這是學生做給學生喝的奶茶——我們最知道熬夜趕due時需要什么樣的慰藉。”
在這個消費規則的時代,一群年輕人正用茶香書寫新的商業倫理:不必成為資本巨獸,只需溫暖每一個在青春里奮力奔跑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