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本號 · 一起思考
作者:徐吉軍,新媒體:漢唐智庫!
2025年5月16日,俄烏代表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會談中只達成了一個共識:交換戰俘,“1000人換1000人”。
這是俄烏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戰俘交換。
其實除了交換戰俘,俄烏雙方還經常交換陣亡者遺體。
5月16日,在雙方最新的一次遺體交換中,俄軍用909具收殮到的烏軍遺體,交換了烏軍收集的34具俄軍陣亡者遺體。
尊重陣亡者,算是現代文明的標志吧。
不管從哪個角度進行解讀,俄烏雙方1:26的遺體交換比,都顯示出俄軍在戰場上占據了絕對優勢。
需要指出,俄軍掌握的烏軍遺體多,并不代表雙方真實的陣亡數據,而是顯示出俄軍掌握了戰場主動權,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都能最終占領戰場,才能收集這么多遺體。烏軍戰敗潰退,來不及帶走陣亡戰友的遺體,只能留給俄軍。
從人道主義角度,讓每具陣亡者的遺體都得到妥善安排,符合戰爭各方的利益。
近幾年,我國政府以最高禮遇從朝鮮半島迎回中國人民志愿軍的烈士遺骸,其實與紅場無名烈士墓的精神高度一致,都是為了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2023年9月,本人(徐吉軍,漢唐智庫)在莫斯科紅場參觀無名烈士墓,觀看了長明火前的俄軍換崗儀式。
莫斯科紅場無名烈士墓位于莫斯科紅場西北側的亞歷山大花園,毗鄰克里姆林宮紅墻。無名烈士墓長明火是俄羅斯最重要的愛國主義象征,1967年5月8日建成開放(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前夕),旨在紀念1941-1945年衛國戰爭中犧牲的約2000萬蘇聯軍人。
墓中安葬的是一名在1941年莫斯科保衛戰中犧牲的無名士兵。其骨灰原埋葬于莫斯科郊外克留科沃村(距離列寧格勒公路40公里),1966年為紀念希特勒軍隊敗退莫斯科25周年,遷至克里姆林宮墻外。
烈士墓上,一顆銅制五星的中央燃燒著象征光榮的長明火。火炬前方青色大理石地面上奧斯刻著一行銘文:
“你的名字無人知道,你的功勛永垂不朽。”
兩名神情莊重的持槍哨兵,晝夜為烈士守靈。這就是俄羅斯婦孺皆知的“全國第一崗”。
無名烈士墓的右邊沿著克里姆林宮墻立著一排12個石碑,每塊石碑上都刻著城市的名字和模壓的金星勛章圖案,代表衛國戰爭中的關鍵戰場。石碑下面存放著裝有從12座英雄城市收集來的泥土。
長明火的火焰自建成起持續燃燒,從未熄滅,象征著烈士精神永存。
蘇聯解體后,因經濟困難,部分地方的長明火被熄滅,僅保留市中心。進入21世紀后,隨著俄聯邦政府強化愛國主義教育,莫斯科無名烈士墓的長明火成為全國唯一從未熄滅的戰火象征。
“無名”與“不朽”帶來的強烈對比,強化了多少俄羅斯人的愛國精神。很多新婚夫婦常在此獻花,象征對和平與犧牲的敬畏。
在俄烏沖突的當下,這一象征更被賦予了新的政治與情感意義。
從無名烈士墓長明火可以直接感受到俄烏戰場交換遺體的重要意義。
2025年,俄烏雙方已經有了5次交換,雙方數據相差甚遠。
烏軍交出俄軍陣亡者遺體:
1月24日49具;
2月14日45具;
3月28日43具;
4月18日41具;
5月16日34具;
以上總計為212具。
俄軍交出烏軍陣亡者遺體:
1月24日757具;
2月14日757具;
3月28日909具;
4月18日909具;
5月16日909具;
以上總計為4241具。
從雙方遺體總數來看,差不多是1:20的比例。
數據的變化直接體現了戰場控制權、軍事策略、國際博弈的多重作用。
最直接的結論就是俄軍主導了關鍵戰場。
自2024年起,俄軍通過消耗戰逐步控制頓涅茨克、扎波羅熱等戰略要地,并依托火力優勢(日均炮彈消耗量為烏軍3-8倍)和制空權,在阿夫迪夫卡、馬林卡、托列茨克等“絞肉機”戰場形成碾壓態勢。2025年3月的庫爾斯克戰役收官之戰,烏軍三面被圍,后路被截斷,只能四散奔逃,大量士兵陣亡后遺體被遺棄,俄軍進行了系統性回收。
在雙方交戰中,俄軍在多地都有兵力優勢,烏軍反攻無果就只能撤退,陣亡士兵的遺體就丟給俄軍控制。在實戰中,俄軍通過無人機定位、掃雷部隊協同等手段,高效回收己方遺體,并在控制區(如庫爾斯克、盧甘斯克)系統性清理戰場。
一個重要的因素不為人知,烏軍精銳通常是雇傭軍和北約軍官,收集本方陣亡遺體的意愿遠低于俄軍。
其實,在俄烏戰場上能留個全尸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
俄軍利用大口徑火炮和FAB系列航空炸彈轟炸烏軍,以及各種導彈進行精準打擊,這種轟炸效果絕大部分情況都會導致烏軍犧牲人員當場氣化或者粉碎,導致很多遺體根本無法回收。
更可恥的是,烏軍因為兵員不足抓壯丁上前線,前線督戰隊又隨時擊斃逃兵,導致烏軍關系緊張,時常在潰逃時放棄遺體,部分遺體甚至通過移動焚尸爐火化。烏軍在撤退時優先保障活人撤離,遺體回收成為次要任務。
這個問題顯示出兩軍目前的現實差距。
目前,烏軍征兵年齡已經降至25歲,征召18歲人員的計劃已經在準備之中。俄軍依托優勢的人口基數(約1.4億)和軍工體系,比烏克蘭的戰爭承受力要高數倍。
遺體交換數量的巨大差距,是俄烏軍事對抗的結果,也是戰爭長期化、消耗戰的反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