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的核心主旨就是快意恩仇,因此其主線劇情往往都是通俗易懂的,這樣“快餐式”的創作方向決定了絕大多數故事難免會讓讀者看了就忘,但金庸的故事卻是例外。
金庸故事成為經典的原因有很多種,但在筆者看來,最核心的一點就在于他的故事中有太多細節,值得讀者玩味。
(謝遜、張翠山、殷素素劇照)
比如《倚天屠龍記》中那謝遜與張無忌的關系就值得細品,他們雖是義父與義子的關系,但相處起來,與親生父子幾乎無異,而關于冰火島上的那段經歷,金庸也寫得著實含糊,這背后莫不是有何隱情?
一、化敵為友
謝遜是個十分復雜的人,最初的他可不是后來那般瘋癲的模樣,而是謙謙君子,也是陽頂天眼中的接班人,奈何成昆害死他全家,導致他墮入魔道,時而神志不清。
當張翠山與殷素素遇上謝遜時,他已是那心性不穩定的狂人了,而他們一同流落冰火島之時,謝遜也沒少給那二人制造麻煩。
張翠山夫婦雖然也有不俗的武藝,卻如何是那明教法王的對手,他們能做到的,也只是勉強不被殺死而已。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后,那殷素素腹中的胎兒已經要出生了,那一日,謝遜依舊在發狂,追著張翠山就要痛下殺手,結果此時一聲清亮的嬰兒啼哭宛如一聲禁令一般,頓時讓謝遜定身。
(殷素素、張翠山劇照)
書中只道:“只聽得嬰兒不住哭嚷,突然之間,謝遜良知激發,狂性登去,頭腦清醒過來,想起自己全家遭害,兒子還不滿三足歲,活潑可愛,竟也難逃仇人毒手。這幾聲嬰兒啼哭,令他回憶起無數往事……謝遜忽問:‘是男孩還是女孩?’張翠山道:‘是個男孩。’謝遜道:‘很好。剪了臍帶沒有?’張翠山道:‘要剪臍帶嗎?啊,是的,是的,我倒忘了。’”
一旁的張翠山也不知他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分明方才還想要自己命的魔頭,此刻卻變得無比溫柔。
謝遜手中的劍原本是要取他性命的,結果卻用來給那孩子割了臍帶,當真是滑稽。
此時書中只道:“張翠山接過長劍,割斷了嬰兒的臍帶,這時方始想起,謝遜已迫近身邊,可是他竟不動手,心中奇怪,回頭望了他一眼,只見謝遜臉上充滿關切之情,竟似要插手相助一般。”
你一時都分不清,這到底是張翠山的媳婦生了,還是謝遜的媳婦生了。
他甚至主動去接了一盆熱水,要給那嬰孩洗個澡。
張翠山夫婦見謝遜是真心沒想加害那孩子,便暫時安心了。
但他們沒法完全信任這瘋子,于是他們夫婦二人一合計,不妨讓這孩子跟謝遜姓“謝”,等于是讓無忌孩兒成了謝遜的孩子,他自然就不會加害自己的孩子了。
(殷素素劇照)
謝遜聞言,也確實是喜上眉梢,當他抱著那孩子時,仿佛又回到了曾經那個謙謙君子的形象。
“謝遜伸出雙手,將孩子抱在臂中,不由得喜極而泣,雙臂發顫,說道:‘你……你快抱回去,我這模樣別嚇壞了他。’其實初生一天的嬰兒懂得什么,但他這般說,顯是愛極了孩子。”
這一刻當真是父愛滿滿。
而張無忌后來的所作所為,也對得起謝遜的寵愛。
二、情同父子
讀過原著的人都知道,張翠山夫婦帶著張無忌回到中原之后沒多久就雙雙殞命了,對于張無忌而言,那些師叔師伯并不親,畢竟他是與父母和義父一同長大的,因此這世上與他最親的人就是義父了。
后來張無忌與義父重逢相認的場景也著實讓人感動,他還打趣當初張翠山只帶著一個姑娘流落荒島,而張無忌身邊卻有四個,他說這話時有著一種“老父親見自家養的豬會拱白菜了”的驕傲之感。
再到屠獅大會上,張無忌拼盡全力去迎戰三渡,哪怕豁出性命也要救出義父,這份真情,足以感天動地。
(謝遜、張無忌就砸后)
若不是血脈相連,何意做到這一步?
是啊,莫不是他們不是義父與義子的關系?
這事兒確實值得細品。
三、細思極恐
當年張翠山夫婦與謝遜一同在冰火島生活時,其實那瘋子不僅僅只是想殺了他們而已,他甚至對殷素素有非分之想。
說來可恥,殷素素好歹是他兄長殷天正的女兒,他卻要對殷素素下毒手,而且是當著張翠山的面。
比如這段描述就很直觀:“一日晚間,張翠山因白天沒有安睡,這晚擁著海豹皮倚冰而臥,睡夢中忽聽得殷素素大聲尖叫:‘放開我,放開我。’張翠山一躍而起,在冰山的閃光之下,只見謝遜……口中荷荷的,發出野獸的聲音。”
他們一同在冰火島上生活了數月,這樣的事即便不是天天都在上演,應該也不止一兩次,殷素素每一次都能逃脫謝遜的束縛嗎?
怕是難。
而張無忌出生的時候,謝遜與張翠山還有這么一段值得玩味的對話:“謝遜聽得嬰兒哭聲洪亮,問道:‘孩兒像媽媽呢還是像爸爸?’張翠山微笑道:‘還是像媽媽多些,不大肥,是張瓜子臉。’謝遜嘆了口氣,低聲道:‘但愿他長大之后,多福多壽,少受苦難。’”
為什么聽到那孩子長得像媽媽,他就嘆了口氣?
(殷素素、謝遜劇照)
若無意外,他不過是想確認那孩子到底是張翠山的,還是他的,得知那孩子不像張翠山,那定是像自己了,只是他沒把話挑明。
而那孩子若是像他,命運是否會如他一般凄苦?他不敢細想,于是說了句“但愿他長大之后,多福多壽,少受苦難”也就合情合理了。
當然,這不過是猜測。
謝遜那日的狂喜或許也僅僅只是看到了新生命的出生,讓原本絕望的他有了活下去的動力。
張無忌到底是不是謝遜的孩子,沒人知道,只知道他們四人在荒島之上已經成了一家人,哪怕曾經是仇人,如今也成了親人,這個孩子成了他們珍視彼此的紐帶,似乎那所謂的“真相”也就不重要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