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皮卡消費趨勢研討沙龍上,行業專家與車企代表圍繞新能源皮卡的技術路線展開激烈討論。吉利雷達CEO凌世權攜旗下全新PHEV車型亮相,以“技術+場景”戰略直擊用戶痛點,而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同濟大學教授余卓平等專家的觀點,則為這場爭論提供了行業視角的注腳。
吉利雷達PHEV搭載的雷神EM-P超級電混系統,是此次研討會的焦點。其核心在于3DHT混動架構,通過前驅1.5T發動機與后驅電機的協同,實現零百加速6.3秒、綜合續航更是超1000公里,徹底打破皮卡的“里程焦慮”。
此外,這款車型以顛覆性能效表現樹立行業新標準,其采用三合一集成電驅技術,實現97%的行業頂尖驅動效率;搭載領克同源1.5T混動專用引擎,120kW強勁功率與3DHT Pro變速系統高效協同,并且創造44.26%引擎熱效率新紀錄,登頂行業能效巔峰。
同時,油電轉換效率高出20%,發電功率55kW,能為大功率設備提供穩定電力支持,確保設備如無人機穩定起飛、精準作業。
在新能源皮卡技術路線之爭中,插混與增程成為兩大焦點。崔東樹指出,插混技術兼具“長續航、強動力、低能耗”三重優勢,尤其適合中國西北荒漠、東北雪原等極端場景,而增程式車型因依賴電機單一驅動,在低溫或重載工況下易出現動力衰減,難以匹配皮卡的工具屬性。
同濟大學教授余卓平則表示,增程的優勢在于結構簡單。但現階段該價位并沒有一個號的增程器,而且其效率高度依賴用戶使用場景。例如,若用戶頻繁長途駕駛或缺乏家庭充電條件,增程的“油轉電”二次能量損耗會導致綜合能耗較高。而插混通過發動機直驅,在高速工況下效率更高,且無需依賴大容量電池,大幅降低車重與成本。
市場數據印證了技術路線的分化。2025年3月,吉利雷達插混皮卡單月銷量突破1228臺,在新能源皮卡細分領域中達到了63.2%的市占率,穩居榜首。對于車企而言,與其糾結技術路線的“對錯”,不如聚焦用戶真實需求。而吉利雷達的成功已證明:只有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產品價值,才能贏得用戶與市場的雙重認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