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有很多農村老人,寧愿在老家獨居,也不想去城里與兒女團圓?一位70歲的守寡女人陳阿姨,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出了說法。
來自陳阿姨的講述:
我今年70歲,守寡8年,膝下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大兒子在鄰市做小生意,二兒子在省城上班,女兒嫁到了隔壁縣。
這些年,孩子們輪番想把我接到城里享福,可每次去住不了多久,我就一門心思往老家跑。
旁人都說我犯糊涂,放著城里好日子不過,非要窩在農村,然而其中的無奈,只有我最清楚。
我和老伴在農村這片土地上刨食了大半輩子,在農村勞作的日子雖苦,但也算是踏實的過了半生。
我的子女也都很孝順,尤其是兩個兒子,在城里買房后,都熱情地邀我們去城里住,甚至叫我們別干農活了,他們會贍養。
可我和老伴哪敢應承啊,因為兩個兒子買房、創業、工作,我們都沒幫上什么,娶媳婦也是他們憑自己努力掙錢娶的,這就讓我們不好意思去。
我們不去城里,他們就只能選擇常回來看看。
大兒子家離得近,就在我們鄰市城里,離來家里也就100多公里。也是三兄妹里,回家次數最多的,隔一兩個月就會帶著媳婦孩子回來一趟。
而二兒子工作忙,加上在省城,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回來。
女兒離我不算遠,70多公里,但回家次數也跟二兒子一樣很少。只有過年,或者農忙時才回來幫我干活。
每年過年孩子們都會齊刷刷回來,沒有一年是沒聚齊的。每次他們回來,我和老伴都要忙得腳不沾地,提前給他們的房間打掃衛生,曬被子。
還要備年貨、炸各種年貨小吃,做臘肉等等給他們吃。
雖然每年就只能團聚幾天,而這幾天也讓我們怪累的,但看著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圍坐在一起,我和老伴心里還是覺得很幸福和高興的。
然而,這樣的日子卻沒維持多久,八年前的那個秋天,老伴突發疾病,沒來得及留下一句話就走了。
原本熱鬧的家一下子變得空蕩蕩,只剩下我和院子里的雞鴨鵝相伴。
兒女們擔心我一個人會孤單,也不放心我一個人,就變著法子勸我去他們那住。
可我卻舍得老家的一切,尤其是看著滿院子的雞鴨鵝,耕種了幾十年的土地,真的放不下。兒女們看我執意不肯,也就沒再強求。
老伴走后的第一個春節,兒女們全回來了。以往兩個人干的活,全壓在我一個人身上,累得我腰都直不起來。
孩子們看在眼里,說在農村過年不方便,要把我接到城里去,這樣大家回家團聚也容易,想吃什么想做什么都比農村方便。
說實話,上了年紀真干不動了,也想好好享受一下這清福,于是就答應去城里生活的請求。
我先去是大兒子家。剛開始,兒媳對我挺熱情,收拾出一間朝陽的屋子,還買了新被褥。可住了沒幾天,問題就來了。
大兒子做生意早出晚歸,兒媳在超市上班,中午不回家。家里的一日三餐、洗衣拖地,全成了我的活。
有一回,我做飯時不小心把鹽放多了,兒媳雖然沒說什么,可那頓飯大家都吃得沒滋沒味。
晚上,我就聽見小兩口在屋里嘀咕,說我做飯不合口味,還浪費食材。我聽著,心里像扎了根刺。
大兒子家住在老舊小區,沒有電梯。我腿腳不利索,上下樓得扶著扶手慢慢挪。有次下樓買菜,差點摔了一跤,膝蓋腫得老高。
從那以后,我就不敢輕易下樓了,整天憋在屋里,無聊得慌。
小區里的老太太們湊在一起跳廣場舞、打麻將,我想去湊熱鬧,可她們聊的家長里短、廣場舞新舞步,我壓根插不上話,只能默默地坐在一旁。
在大兒子家住了4個多月,我實在待不下去了,就想回老家生活。大兒子覺得我能幫著照顧孩子、操持家務,不想讓我走。
可我心意已決,他拗不過我,只好送我回去。
沒過多久,二兒子聽說我回了老家,就覺得可能他大哥對我照顧不好,就把我接到了省城。
二兒子比較出息,買的是電梯房,比大兒子的房子氣派。
但比大兒子家好,同時也比大兒子家難以適應。
一進門,我連拖鞋都不知道怎么換。家里的電器更是讓我犯了難,洗衣機、微波爐,都不是老式一鍵快關的,一堆按鍵,我根本不會用。
有次想熱剩飯,鼓搗半天,差點把微波爐弄炸了。兒媳雖然嘴上說沒事,可那眼神里的嫌棄,我看得真真的。
二兒子和兒媳都是上班族,平時工作忙,周末就想睡懶覺。可我在農村習慣了早睡早起,早上五六點就醒了,在屋里走動,難免弄出點聲響。
有一回,兒媳實在忍不住了,陰陽怪氣地說:“媽,您能不能輕點,我們上了一周班,就想多睡會兒。”
我聽了,心里又委屈又自責,從那以后,早上醒了就坐在床上,一動不敢動。
在二兒子家,連吃頓飯都不自在。他們喜歡吃外賣,炸雞、漢堡、麻辣燙,我咬不動不說,還吃不慣這種東西,就像吃那些炸雞麻辣燙,一吃準會上火,或拉肚子。
還有,比大兒子那邊還痛苦的是,在省城成了語言不通的老人,身邊也沒多少老鄉、親戚和朋友,整天就只能買菜做飯,在家待著,實在是無趣和不痛快。
在二兒子家住了兩個月,我就覺得很不自在,收拾行李就回了老家。二兒子說我不懂享福,城里條件這么好,非要回農村受苦。
可他哪知道,在這鋼筋水泥的高樓里,我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活得像個孤魂野鬼。
女兒心疼我,也把我接到她家住了一段時間。一開始,女兒女婿對我都挺好,可時間一長,問題也就來了。
女婿家是個大家庭,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我在那總覺得自己是個外人,吃飯、說話都得小心翼翼。
有次吃飯,我多夾了幾筷子肉,就看見親家母一個很鄙夷的眼神,讓我不敢再夾肉。
女兒家在縣城的城中村,密密麻麻的擠滿了各種自建房,巷道也很多。
有一回,我想去遠一點的地方買點針線,結果卻迷路了,在外面轉悠了大半天都沒找到回家的路。
最后好在有外賣小哥的幫忙,幫我給女兒打了電話,并確定了我家住址,給我送了回來。
雖然沒啥大事,但從那以后,女兒就不讓我隨便出門了,我就像被關在籠子里的鳥,一點自由都沒有。
在女兒家住了2個月,我也是受不了,不顧她的挽留,執意回了老家。
回到村里,很多鄰居見我去三個子女家住了,也沒留住我,都說我不知足,放著兒女家的大好生活不過,非要回老家來遭罪。
可他們哪里明白,在老家,我想干啥就干啥,想去誰家串門就去誰家,比去兒女家自在多了。
所以,為何現在有很多農村老人,寧愿在老家獨居生活,也不想去城里跟兒女團圓?
其實,我想這些老人就跟我一樣吧,不是和子女合不來,也不是太傻,而是在農村呆慣了,真的適應不了城里的生活。
還有就是大家都清楚知道,老人和年輕人注定是很難長久相處在一個屋檐下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