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德城區繁露園醇儒書院被評為首屆“山東省最美書院(講堂)”。圖/德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
一座有書香的城市,總能讓人在忙碌的生活中,保留一份遠離熱鬧與喧囂的愜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什么樣的文化資源才算“優質”,如何做到“直達”?對此,擁有“山東省最美書院(講堂)”的德州市德城區作出了一些探索。文化書院,這一承載千年文脈的精神符號,在德城區被賦予全新內涵。
書院雖小,卻是城市“大空間”。
初夏時節,暮色漸沉,繁露園醇儒書院內飄起一縷清香。幾位年輕人圍坐案前,聽老師講解茶道中的“靜”與“和”。書院外,二十多位老人身著造型別致的服裝排練舞蹈,三五成群的孩子正相互追逐嬉戲……
這些看似尋常的場景,正是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文化書院建設悄然改變城市肌理的縮影——這個以董仲舒文化為主題的書院,不再僅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場所,而成了連接傳統與現代、個體與社群的“城市文化樞紐”。
▲口袋公園里的智慧書房成為孩子們放學后的“第二課堂”。圖/德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
讓文化可觸可感
城市的活力,往往源于公共空間能否承載人的情感與記憶。過去,社區文化站多被貼上“冷清”“形式化”的標簽,而德城區的文化書院選擇了一條新路徑:將歷史文脈嵌入空間設計,讓文化“可觸可感”。
比如,繁露園明德書屋依托董仲舒“三年不窺園”的典故,將古籍典藏與智能借閱系統結合,打造出“古今對話”的閱讀場景;寒綠園城市書房則以田雯文化為主題,用數字技術還原歷史場景,讓市民在翻閱典籍時,仿佛置身于舊時文人的書房。這種“空間場景化”改造,讓文化不再懸浮于展柜,而是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書院打破了“文化僅服務于特定群體”的窠臼。口袋公園里的智慧書房,既是老人的晨練角落,也是上班族的午間充電站,更是放學后孩子們的“第二課堂”。通過“15分鐘閱讀圈”,文化服務像毛細血管一樣滲透社區,讓每個居民都能在轉角遇見文化。
一座城市的溫度,體現在它如何觀照不同群體的需求。德城區的文化書院以“全齡服務”為軸,構建起覆蓋老中青少的立體生態。青年夜校2.0將短視頻制作、漢服禮儀等課程搬進書院,讓年輕人在技能學習中找到文化認同;針對老年人的“文化養老”計劃,用太極養生、書畫鑒賞等課程,將孤獨感轉化為歸屬感;而“陽光成長+”托管模式,則通過非遺啟蒙、親子工坊,讓傳統文化在代際對話中延續。
這種設計背后,是對“人”的深入而精細的洞察。文化服務不再是單向輸出,而是通過互動體驗激發參與感。國學劇本殺、實景劇拍攝等創新形式,讓年輕人主動走進《世說新語》的世界;非遺傳承人現場教授掐絲琺瑯,則讓手藝從博物館的展品變為手中的作品。當文化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創造”,社群的凝聚力便自然生長。
▲德城區將文化傳承與技能培訓結合,開辟了一條“以文促產”的新路。圖/德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
重塑基層治理邏輯
文化書院的價值,不僅在于精神滋養,更在于激活社區的內生動力。德城區將文化傳承與技能培訓結合,開辟了一條“以文促產”的新路。興文社區的微鉤技藝課堂,既傳授傳統手藝,又銜接職業認證,幫助百余人實現就業;非遺市集聯動企業資源,讓紅綠彩瓷器、黑陶等老手藝成為“網紅”文創產品;而書院研學游線路的開發,則帶動了周邊餐飲、旅游的活力。這些實踐證明,文化不是消耗資源的“奢侈品”,而是能夠反哺社區的“生產力”。
尤為重要的是,書院通過“居民參與+資源聯動”的模式,重塑了基層治理邏輯。當市民在幸福集市擺攤、在國學劇場當演員時,他們不再是服務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共建共享的主角。“文化搭臺,社群唱戲”,讓社區從行政管理的對象,轉變為自我生長的有機體。
德城區的街巷間,文化書院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目前已達21個。它們或藏身于社區口袋公園,或扎根于歷史建筑舊址,以多元形態融入城市肌理。這些空間將歷史文脈轉化為當代實踐,以文化為紐帶聯結散落的個體,讓傳統技藝與數字技術共生共榮。
在這里,社區不再是被動的服務接收者,而是主動的創造者;文化不再是束之高閣的遺產,而是流動的生活日常。這也證明,真正的文化活力無需依賴宏大敘事,只需在街角巷尾種下一粒種子,便能生長出滋養人心的綠蔭。
德城區文化書院遍地開花的圖景,為當下的城市更新提供了一份鮮活的參考樣本:文化,終將是城市最持久的新引擎,讓文化回歸煙火人間,便是激活城市生命力的永恒密碼,也才能推動文化更好地惠民利民、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撰稿 / 王惠 陳廣江(媒體人)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趙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