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清理的不應該只有基本農田里的水泥塊、鋼筋等垃圾,還有試圖掩蓋真相、不作為的相關人員”
近日,針對《財經調查》欄目反映的湘潭市個別地區永久基本農田被建筑垃圾侵占、整改流于形式等問題,湘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行動。5月18日,湘潭市相關負責人率多部門主要負責人先后來到雨湖區長城鄉黑家灣社區和湘潭縣易俗河鎮水竹灣村垃圾傾倒現場,進行專題調度,要求思想認識到位、整改落實到位、問題剖析到位、舉一反三到位、追責問責到位。(5月19日央視新聞)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作為糧食生產基礎,其保護不僅是農業問題,更關乎國家戰略安全與生態可持續發展。中央三令五申強調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
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破壞耕地污染環境,都屬于違反農業法、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土地管理法規的行為,情節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然而,在相關法律法規明文規定之下,個別地方仍然頂風作案,存在違法違規堆存、填埋亂象,暴露出諸多危害。其一,嚴重破壞了土地資源,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威脅國家糧食安全根基;其二,垃圾中有害物質滲入土壤、水源,會造成嚴重環境污染,損害周邊居民身體健康;其三,問題曝光后,當地政府部門曾表示要進行整改,可根據報道來看,所謂整改,只是進行了簡單覆土,就是個“表面文章”,極大損害了政府公信力,讓民眾對監管部門工作能力和態度產生質疑。
目前,雨湖區、湘潭縣連夜部署整改工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城管執法局等多部門也在各司其職,反應迅速、積極整改,無疑是積極行為。但這也恰恰說明“基本農田淪為垃圾場”問題不是不能整改,而是不想整改、不愿整改。
事實上,溯源追責并非難事。在基本農田上面傾倒垃圾,動靜比較大,不是隱蔽行為,那為何職能部門竟能長期監管失職?這很難不讓人質疑,相關管理人員是否與傾倒垃圾的違法人員沆瀣一氣?唯有揪出始作俑者、查出讓基本農田淪為垃圾場的原因,才能給公眾給社會一個交代。
當然,當地相關人員也需要進行好好反思,媒體更要持續追蹤,等待官方調查通報、整改措施,以及后續處理方案,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堆成山的垃圾不是一天傾倒的,監管缺失也不是一天形成的。該清理的不應該只有基本農田里的水泥塊、鋼筋等垃圾,還有試圖掩蓋真相、不作為的相關人員。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編輯:韓靜
二審:陳若松
三審:王長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