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視曝光了個別地方存在已久的垃圾場亂象后,形勢速變。
針對永久基本農田淪為垃圾場的問題,5月18日,湖南湘潭市迅速成立由市委副書記、市長牽頭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與建筑垃圾整治專項辦公室”,由分管副市長分領域牽頭負責。市相關負責人率多部門主要負責人到現場進行專題調度,雨湖區、湘潭縣則連夜部署整改工作。
針對廢舊工廠成非法“垃圾山”的問題,江西萍鄉市委、市政府于18日晚召開專題會議,決定立即組成聯合調查組,對報道反映的問題依法依規依紀、實事求是調查處理。
照此速度,兩地的“垃圾山”“農田垃圾場”很快就會消失于公眾眼前。問題是,之前為何沒能表現出如此決心和力度呢?莫非此“垃圾山”以前堅固今日變得松垮?抑或此前未能發現,如今盡在視線中?當然不是這樣。
在湘潭和萍鄉相關現場,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包含危險成分的工業固廢違法違規堆存、填埋的情景令人觸目驚心。其中,在萍鄉市湘東區相關地塊,一座十余米高、占地數百畝的“渣山”已存在數年。群眾反映,只要一靠近這些灰渣堆,就會有一股異味撲鼻而來,一到下雨天,廢水更是肆意橫流。
在群眾投訴和媒體報道之后,相關地方也進行過“整改”。然而,所謂的“整改”讓人哭笑不得。例如,湘潭市雨湖區長城鄉政府只是進行了簡單覆土,自2024年11月表態整改至今,建筑垃圾清運工作并未開展,相關永久基本農田依然面臨著被撂荒的境地。而在萍鄉市湘東區巖下里地塊,當地表態整改近一年后,央視記者發現,“渣山”不僅沒有消失,反而不斷“生長”。
群眾盼星星盼月亮,到頭來,身邊的環境問題卻沒有任何改善,令人憤懣。一座“垃圾山”,一片“農田垃圾場”,照見的是傾倒垃圾行為的無知無畏、整治生態環境問題的敷衍塞責。為了讓衛星拍不出來,某地在“渣山”上覆蓋一層土的做法,堪稱典型表現。
糊弄式、拖延式整改在個別地方形成惡劣作風、造成嚴重后果,是不爭的事實。針對個案,查清“垃圾山”巋然不動的原因,依法依規打通“腸梗阻”,并進行嚴肅問責,讓混日子、玩忽悠的責任人付出沉重代價,自不待言。
更重要的是,要反思根源性問題,找出政令不通、機制不暢的深層次成因,進行全方位的治理,塑造一個風清氣正、敢為善為的干事氛圍。
現代快報/現代+首席評論員 戴之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